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1655章,组建坦克营

第1655章,组建坦克营

    第1655章,组建坦克营 (第2/3页)

寇,几乎无解。

    除非是将155毫米榴弹炮拉上来。

    暂时做不到。

    现在日寇发起猛攻,双方再次展开鏖战。

    “看来,日寇对南昌是志在必得啊!”薛岳眉头紧锁,“它们是试图攻克南昌,反击国府通电。”

    “现在,北面日寇也在加紧攻击。”吴逸志补充,“鹰潭防线的日寇,也在增加兵力。可能是要从南面突击。”

    两人说着,最后目光都落在张庸的身上。

    一般的作战,他们都懂。但是,眼下,已经无法应用一般战法。

    除非是且战且退,最终撤出南昌。

    “命令吴奇伟,逐渐后撤吧!”张庸倒也没有含糊。

    既然自己在南昌,当然是自己做主。

    输赢胜败,都是他张庸负责。

    他从不推卸责任。

    “专员,我们是要放弃南昌吗?”吴逸志问道。

    “不。”张庸摇摇头,“将日寇三个师团放进来,我好组织密集火力杀伤。”

    “好!”吴逸志立刻去传令。

    张庸也准备行动了。

    运筹帷幄,不是他的强项。

    到第一线去,才能将作用发挥到最大。

    日寇不是突击很猛吗?

    那就放进来。

    然后火箭弹洗地。

    暂时只有这样的办法。

    等等……

    忽然间,系统提示,有新武器到达。

    是德制三号坦克。

    这……

    好像来的不是时候啊!

    日寇都已经打到眼皮底下了,你才出现?

    但是……

    好像也能用。

    正好,日寇没重火力掩护。

    没有105毫米重炮,三号坦克几乎就是无敌的。

    可以横冲直撞。

    可以肆无忌惮。

    查看。

    发现数量有点少。只有十二辆。

    按照国军的坦克部队编制,最多是勉强编制一个坦克连?

    算了。还是高职低配吧。组建一个坦克营。

    “来人!”

    “到!”

    “现在能集合到多少坦克兵?”

    “坦克兵?”

    参谋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幸好吴逸志很快折返回来了。

    “专员,你要坦克兵做什么?”

    “我搞到了一点德国人的坦克,马上就能送来。”

    “坦克?现在?”

    “对。有没有熟练的坦克兵?”

    “有。但是不多。一百人左右。是原来税警总团的。”

    “哦?”

    张庸眼前一亮。

    税警总团?孙立人的部队吗?

    据说税警总团是编制有坦克部队的。但是很快打没了。

    他张庸出现在淞沪战场的时候,税警总团的坦克已经被击毁。荡然无存。所以没印象。

    后来,税警总团撤到后方整补,再也没有坦克部队编制。

    所有坦克,都被集中到了第五军。

    眼下的第五军,是国军唯一一个拥有坦克的独苗苗啊!

    “他们没有被调配去第五军?”

    “没有。”

    吴逸志欲言又止。

    张庸就知道里面是有内情的。

    估计税警总团还期待着再次拥有坦克部队编制。

    所以,将部分人员隐藏起来。没有调给第五军。

    惯常操作了。

    倒也不奇怪。

    谁会心甘情愿的将手里的好东西让出去。

    事实上孙立人的操作也没错。

    在珍珠港事件以后,美援到来,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麾下就是有坦克团的。

    后期的新编38师,甚至拥有一百多辆谢尔曼坦克。将牟田口廉也打的丢盔弃甲。

    “马上命令他们集合。”

    “是!”

    吴逸志立刻去传令。

    很快,相关的人员就全部集合机场。

    其实,他们就驻扎在机场附近。作为技术人员,没有被送去前线。

    对于炮兵、坦克兵、飞行员,国军还是有优待的。都知道技术兵种宝贵。这一点认识,比日寇要好。

    日寇是真的不拿技术兵种当宝贝。动不动就让其玉碎。

    可能是日寇觉得,有文化的青年有的是,不需要珍惜。

    相反,在国军这边,光是读完高小的青少年,数量就很少。读完中学的更少。

    而想要成为一个坦克兵,至少得读完中学。所以很宝贵。

    扫一眼。

    第一印象不是很好。

    没有精气神。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

    说的冷酷一点,甚至可以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来形容。

    说的更冷酷一点,就是一群叫花子。

    “立正!”

    “稍息!”

    张庸亲自喊口令。

    和每个人面对面。

    都很年轻。这是必然的。

    都是新生代。和国府空军飞行员一样。

    绝大部分人,家境都是比较好的。否则,根本没机会读完中学。

    民国的教育水平,就不要吹了。他张庸是最清楚了。

    有资格上学的,还不到10%。大部分国民都是文盲。

    大中城市稍微好一点。

    广大乡村是一片黑暗。

    很多村庄几百人,可能一个读书人都没有。

    看那些送来的新兵就知道了。一百个人里面,认字的可能一个都没有。

    但凡读过一点书,都被技术兵种挑走了。

    “全体都有!”

    “立正!”

    “我是军政委员会督察专员!张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