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近卫师团,来势汹汹 (第3/3页)
没有任何弹道可言。就跟喝醉了酒似的。
落下……
没有立刻爆炸。
等导火索烧尽。
“轰隆隆……”
终于,震撼的巨响传来。
仿佛比150毫米榴弹炮还要猛烈。
剧烈的爆炸,升腾起一大片黑色的烟云。
好厉害……
这就是150毫米榴弹炮啊!
虽然射程很近。只有一百多米。但是破坏力真的很大。
翻滚的黑云,尘土飞扬。估计碉堡里面的日寇都被震死。即使没有断气,神智也是浑浑噩噩的。
“轰隆隆……”
“轰隆隆……”
更多的爆炸声传来。
更多的没良心炮投入战场。
这个东西是系统免费提供的。不消耗能量。
因为不是正式的编制武器。
使用也没什么技术要求。只要不怕死。
“专员。”
“谭先生。请坐。我和你有话说。”
张庸摆摆手。
谭先生坐下来。神情严肃。
“日寇大部队来了。有重炮。有坦克。估计人数也不少。”
“我们是要撤退吗?”
“不。我的意思是继续打下去。”
“这……”
谭先生沉默。
他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
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应该暂避锋芒。
日寇来势汹汹,正面交战,肯定不是对手。硬碰硬,还有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的。
这样的惨痛教训,在红军时期,已经有过太多。
绝对不能再犯。
“你们可以撤走全部的正规军。但是请留下一点人,帮我将老百姓都组织起来。”
“组织起来做什么?”
“当然是操控各种武器。包括各种火炮的辅助。”
“万一被日寇包围……”
“所以,我提出来的是协助。不是命令。一切以自愿为原则。”
“自愿……”
“对。我不强迫任何人。愿意来的就来。不愿意的,绝不勉强。”
张庸语调很平静。
日寇的确是大军压境,但是没在怕的。
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消耗日寇。怎么打都无所谓的。
人多有人多的打法。
人少有人少的打法。
哪怕是只有一个184师,他也有偷袭日寇的机会。
“我需要考虑考虑。”
“可以。”
张庸点点头。
然后不再关心此事。
这件事,红党那边需要从长计议。
雷达地图显示,东面,扬州方向,有大量的武装白点出现。
查看。
发现不是自己的队伍。也没熟人标记。隐藏有零星几个黄点。
武器装备也是比较简陋。只有聊聊几门迫击炮。
人数也不多。大约是五千人左右。
好奇。
这应该是国军的某部分。
难道是韩德勤的部队?看起来又不像。
韩德勤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凑热闹。
帮忙更加不可能。
“报告!”
片刻之后,有参谋来报。
说是国军111师前来增援。师长陈恩多。
“原来是他。”
张庸恍然大悟。
这个111师之前也是东北军。
在西北事变以后,东北军被分拆,111师隶属57军。军长缪澄流。
缪澄流和张庸没有交集。双方没有见过面。
徐州会战的时候,缪澄流是属于苏北战场。由韩德勤指挥。
之后,这个111师就一直和184师在一起作战。
这次,应该是听说184师有危险,于是主动前来增援。确实够义气。
都说国军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其实也不完全是。
在抗战初期,部分国军还是积极救助友军的。表现出相当不错的素质。
然而,这些部队都被光头搞死了。
拼死相救,自身的损耗肯定很大。
按理说,应该优先补充。才能激励士气,匡正部队作风。
但是,光头并没有。
非但没有优先补充,反而是趁机取消了别人的番号。
这样的事情多了,大家自然就心寒了。心灰意冷了。
渐渐地,就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然后光头自己也自食其果,转进孤岛度过残生。
上来迎接。
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
尤其是这个111师,和自己其实是有渊源的。
毕竟是东北军。而东北军出身的67军,向来都是他张庸麾下的第一主力。
“嗒嗒嗒……”
“嗒嗒嗒……”
马蹄声席卷而来。
一小队国军骑兵来到张庸面前。
带头的是就是陈恩多。领章只有一颗星。还没晋升。
下马。
立正。
敬礼。
“专员大人!”
“陈师长!”
张庸举手还礼。
默默观察。发现好感度都很不错。
【100+】
【100+】
忽然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一支从没谋面的部队,仅仅是听说过你的名字。
初次见面,对方的好感度,就全部超过100。傲娇的说一声,自己好像也算有点名气了。
“专员大人!”
“专员大人!”
其他人也是纷纷立正、敬礼。
有人的脸色还显得很激动。脸颊都涨红了。
张庸:……
又有点小傲娇了。
对方是因为看到自己,所以很激动吗?
啊……
是将我当大佬了?
不敢。
不敢。
我就是个帮闲而已。
但是,既然你们来到我的面前,我肯定会将你们武装到牙齿。
武器弹药,管够!
粮食饷银,管够!
你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埋头杀日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