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死得好啊!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死得好啊!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死得好啊! (第2/3页)

这样的情况下,就变成了太学内部的学科系主任。

    而作为助手的太学助教,则成了实际上的教授。

    大部分教学工作,都是助教们在做。

    至于太学正?

    依制,从太学上舍生中选拔,无品级,负责辅佐太学博士、太学助教,管理学生,考察学生平日品行。

    这是什么?

    辅导员!

    等到将来,把格物学纳入太学。

    然后依各科设置专业,再按照专业授课。

    近现代的大学,就会直接出现在中古!

    当然,吕大临不知道这些,他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滔滔不绝的和吕大防说着他在太学里的进展。

    同时,还很露骨的对着吕大防,赞美着当今天子的圣德。

    直将那位陛下,捧了当代圣王。

    吕大防一直是微笑着倾听,偶尔附和几句。

    他很清楚,当今官家,在自己的这个弟弟心中的分量——实是三代圣王复生,尧舜禹之属。

    原因很简单,过去这三年多,那位陛下对吕大临的金石事业,近乎是予取予求。

    不止将数十件禁宫珍藏的青铜器,交给吕大临研究。

    还拨款给吕大临,使他可以在太学中组织‘金石会’,并对金石会的发展,打开绿灯,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便利!

    于是,吕大临的考古事业开始起飞。

    不过三年,他就新整理、翻译出了数百条金石铭文。

    自然的,在吕大临眼中,当今官家只能是完美无缺的圣王!

    看着事业得到尊重、重视,从而走出颓废,重新振作起来的弟弟,吕大防也是在心中叹了一声:“皇恩深重,吾何以为报啊!”

    是的,在吕大防看来,官家如此优遇自己的弟弟,甚至将禁宫珍藏的宝物,都拿出来交给弟弟去研究。

    只能是对他的爱护!

    不然,还能是什么?

    难道是看重吕大临的金石学?

    所以,他能怎么办呢?

    只能是如诸葛武侯一般,为了报答这份恩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兄弟两人交谈间,开封府的官兵们,已经把数百名被捕的士人,都塞进马车中。

    吕大临见此,就与哥哥拜别,然后带着那数十辆满载士人的马车,前往太学。、

    吕大防目送着弟弟和车队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

    过了一会,和吕大防一起受命来开封府,共同审理士人的吕陶、彭汝砺,来到了吕大防面前,拱手拜道:“上禀中司,诸士人卷宗,下官等已整理完毕,请中司示下!”

    吕大防摆摆手,道:“知道了!”

    “将相关卷宗,整理完毕,明日一早,送入宫中,归档崇文馆!”

    想了想,他接着吩咐:“剩下的事情,尔等就不必插手了!”

    “吾自会入宫,亲禀御前!”

    “诺!”吕陶和彭汝砺,都是如释重负。

    涉及士人,他们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不然一个不慎,他们两个在士林中的名声就要和元丰时,审理乌台诗案的那几个人一样臭掉。

    可宫中的态度,却又叫他们,非常纠结。

    他们是御史,是天子的鹰犬,专业就是替皇权咬人的——不管对方是外戚还是宰执!

    若遇到士人就不敢撕咬了。

    那宫中会怎么想呢?

    真真是忠孝两难全!

    如今中司肯接过去,他们自然是高兴都来不及。

    吕大防看着这两人,轻声道:“去休!去休!”

    “唯!”

    看着吕陶与彭汝砺的背影,吕大防眯着眼睛,心中轻叹着:“此事,安有吾逃避的余地?”

    这次的事情发生后,宫中立刻就降下了指挥到他手里,命他这个御史中丞,会同开封府共同审理。

    吕大防自然知道,这是宫中叫他这个御史中丞来背书。

    本来这种事情,他本来可以和其他重臣一样,随便派个人过来就行,这样万一出了事,就可以甩锅。

    但他还是来了。

    既是因为于心不忍——钱勰他不怕,但他怕贾种民为了邀宠乱来。

    也是因为不得不来——今次科举,西北诸路的进士迎来了大爆发。

    虽然,依旧比不上东南六路。

    但今科进士,是沿边诸路第一次单次科举,过省举人人数超过三十。

    而他是陕西人,而且,还是朝中最高官阶的陕西人。

    因此,无论如何,官家对科举的改革,他都必须鼎力支持,且必须冲在最前面。

    不然,就是上负君托,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