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二十五章 陪伴

第一百二十五章 陪伴

    第一百二十五章 陪伴 (第1/3页)

    第1292章 陪伴

    梁宫星门外,一队牛车排队入内。

    车上摆放满了各色白麻布、绢帛、布,守门军士面容严肃地检查完后,将其放行入内。

    车队进门后直接折向北边,沿着宫城城墙与麟趾殿之间的区域行走,很显然是前往仙居殿附近的那个大库了。

    虽然什么消息都没得到,但他们又什么都猜到了。

    宫城外的大街上熙熙攘攘。

    这些年汴梁的人越来越多,建设得越来越好,财富一船船地往这边流动,整座城市的生机越来越旺盛,而在仙居殿中,完整经历过司马普以来乱局的两位老人,即将仙逝。

    或许不是什么坏事吧。乱世中走过来的人一个个离去,慢慢地就都是一出生就在和平年代的人了。

    邵勋自仙居殿离开后,来到和风院吃晚饭。

    竟陵公主邵姝也来了,抱着七个月大的女儿一一去年七月,她生下一女,是与驸马都尉、门下省通事舍人苗协的第一个孩子。

    「过了正月十五,门下省就忙得脚不沾地,驸马每隔几日就要夜宿衙署一天。」说这话时,女儿看着邵勋。

    「是真的。」邵勋搁下碗筷,说道。

    他吃得最慢。吃完后,乐岚姬便让宫人过来收拾,并进奉茶汤漱口。

    「香蒲你整天都在想些什么?」邵勋问道。

    「当初选驸马不就图个好看么,谁知道这么忙。」邵姝说道:「女儿也是为驸马着急啊,通事舍人天天跑腿,往来于各个衙署之间,呈递奏章、承宣旨意,还要接待宾客。他都没时间读书了。」

    乐岚姬轻轻捏了一下部姝的耳朵。

    邵勋则有些「忧伤」。

    女儿们还是小时候可爱,长大了就向着夫家和孩子了。

    苗协试通两经后,担任的是太常寺文学掌故,非常清闲的职位,所以有很多时间准备「在职考试」,于是去年顺利试通三经,去门下省当通事舍人。

    这个职务就比较忙了。

    简单来说,邵勋如果不亲手拟旨,或者让近臣代拟旨意的话,绝大部分诏书都出自中书省之手。等于是邵勋表达一个意图,一个想法,丞相找中书令落实,中书省就开始起草有关这个意图的政策诏书,再送往门下省审核,通过后发往尚书省六部执行。

    通事舍人就来往于各个衙署之间,有时候中书起草的旨意会被驳回,往来多次也不奇怪。再者,还有很多一般性事务,都有文书旨意,需要通事舍人上传下达。

    苗协每天接触到最多的诏书应该就是「」了,这是多个衙门联署的日常政务,事不大,但需要落实。

    其实这也得益于造纸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今非常便宜的黄纸,在曹魏时代还曾被拿来当过圣旨用纸,你敢相信?

    到了这会,圣旨一般用绢帛和蜜香纸,普通公文多用藤纸,底层衙门则廉价白纸、黄纸混用。联想到三十年前还在用竹简、木读,邵勋也不由得十分感慨,他给这个时代的造纸产业狠狼踩了一脚油门,襄阳、江夏、竟陵、南郡一堆的造纸工坊,几乎每个庄园都要搞,或大或小而已,甚至这会连武昌、巴陵、武陵都开始兴起了。

    纸张产量的日益扩大,极大便利了知识的传播,不然你便是想推广教育,都千难方难茶汤很快端上来了,邵姝漱完口后,说道:「阿爷,方才我给你带了些蜀中茶,比宫里的钟武茶好多了。」

    乐岚姬坐了下来,问道:「你哪来的茶?」

    「阿娘,女儿这会正遣家令去蜀中贩茶呢。」邵姝说道:「全大梁最好的茶都产自蜀中。我留了蒙顶茶孝敬你们。嘻嘻,阿爷若觉得好喝,可以让汉嘉郡将其列为贡品。他们想必很乐意,蜀中好茶太多了,可惜名气都不够响,若被评上贡品,每年白送的那点真算不了什么。」

    「汉嘉郡有蒙山——」邵勋说道。

    邵姝有些惊讶:「阿爷你连这座山都知道?蒙顶茶就产自蒙山之顶。」

    汉嘉郡汉嘉县在古代是青衣羌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