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黄沙 (第3/3页)
率一部分兵马,拱卫京师总可以吧?
进攻和防守,对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前者高太多了。
此刻看到三个儿子后,他没有叮嘱其他人,只看着邵琼,道:「三郎,接下来数月就不要溜出去了,安心在家为祖母守孝。」
「是。」邵琼知道这事没得商量,很快应下了。
邵又看向老二,道:「二郎就在家好好读书,明年试经,不容有失。」
「是。」邵琳也应下了,一脸苦相邵没对老大多做交代。
长子最让他省心,二兄也称赞过,议郎没了就没了,宗室还怕没官做?
「今日女妹去了劝善坊,陪大嫂去了。蕴文没回来么?」曹氏接过邵解下的披风,
问道。
「没有。」邵说道:「二兄让他夺情留任原职,镇守单于府。」
曹氏叹了口气,不知道为邵慎不能为祖母守孝叹气,还是为他仍可担任单于大督护而叹气一一「女妹」(亦可径称「妹」)即小姑子,如果是大姑子,则称「女公」。
「用过饭了么?」曹氏问道:「若无,妾让儿妇去准备。」
「和兄长一起用过了。」邵蟠说完,便径直入了书房。
曹氏向门外摆了摆手,两个儿媳相继离去。
长儿媳是沛郡武氏之女,与邵球成婚六年,育有一子、一女。
次媳是东海刘家的人,乃邵琳的表妹,成婚一年,尚未有子嗣。
曹氏亲手煮了一鼎茶,然后端到书房内,道:「女儿遣人送回来的武阳茶。」
邵接过饮了一口便放下了,道:「好茶。」
曹氏笑道:「大女最孝顺了。」
说到这里,又试探道:「你能不能对兄公说一下一一」
「兄公」自然就是指邵勋了,大伯子之意。
邵瞟了妻子一眼,没有说话。
没说话就是不答应,曹氏有些泄气。
大女儿是她生的,五年前嫁给了故河东太守夏侯承之子夏侯证。
夏侯证去年出任武阳令,带着妻子一起去了键为。
下半年蜀中叛乱,他和犍为太守江彪共守武阳,大破獠人。
虽然立功了,但在曹氏眼里却极为吓人。
天子要控制蜀中,要安插信得过的官员,她都理解,但别让自家女婿顶上去啊。
奈何丈夫像个闷葫芦一样,什么都不说,恨得曹氏牙痒痒。
一家人就这样在家居丧,直到四月底,黄沙狱一位令史从幽州回返,深夜入鲁王府,
向邵播密报了慕容鲜卑之事。
据他所言,慕容氏防备甚严,派出了许多游骑截杀信使,尽可能延缓消息的走漏,所以到现在才打听到那边的具体战况,
邵蟠收到后未发一言,只摊开纸笔,仔仔细细写了一封信,密封好后交给信得过的仆人,令其尽快入宫,呈递给天子。
五月初一大朝会后,邵勋便在御案上看到了这封信。
与之一同放在这里的,还有太子呈递上来的一部分已经完稿的《晋书》内容,多为比较好写的《地理志》、《五行志》之类的部分,由太子舍人姚益生亲自携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