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零五章 时不我待

第一百零五章 时不我待

    第一百零五章 时不我待 (第1/3页)

    九月中的时候,彰武郡的农人掘开了田埂,将灌渠内的水引入农田之中。

    放眼望去,到处一片水乡泽国,颇有几分意趣。

    「真是浪费!」庾亮走在田野之间,叹息道。

    他在关西许久,深知水的重要性,尤其是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节。彰武郡竟然如此豪奢,若让关西人尤其是秦、河二州之人看到了,怕是要骂败家。

    远处的土路上驰过一骑信使,往驿站方向而去。

    庾亮扫了一眼,看样子是一站站接力,这速度就很快了。

    所谓驿传,其实也要看等级的。

    紧急军情,一般采用五百里加急甚至七百里加急,信使不顾马匹,全力奔跑,一站站接力,代价是不小的一一主要是马匹损伤。

    如果是一般的公函,那就要看情况了,不那么急的直接就给你派健步送信,慢慢等吧眼前的这个显然是三百里加急,够不上紧急军情的程度,但又比较重要。考虑到最近幽州、平州并无大事发生,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齐王给天子送的私信一一有时候走驿传体系,有时候派私人信使,看样子齐王比较节俭,喜欢用朝廷的驿站免费送信。

    庾亮收回目光,不再多看。

    有些话他说过不止一次了,但太子与他意见不一,更有许多理由。除血脉兄弟情谊外,便是外界风评,以及辽东、高昌乃至乐浪、带方距离太远了。

    他都这样了,庾亮还有什么好说的?

    走过一段田埂后,庾亮看到面前一处农田的水已经完全退干,麦种已经破土而出,长出了碧绿的嫩叶。

    「庾公。」从事中郎谢安走过来行了一礼,身后还跟着几辆马车,其中一辆载着大量文籍。

    「抄录好了。」庾亮问道。

    「抄录好了。」

    「有多少?」

    「彰武四县计有一万五千六百余户、近六万八千口,有水旱田亩七千五百顷。」

    「真是不少。」庾亮喷喷了两声,道:「不查不要紧,一查就触目惊心。彰武远未到人多地少的地步,户口翻一倍亦无问题。」

    「庾公英明。」谢安说道:「只需将靠海的沼泽、滩涂改一改,便可多出万顷良田。」

    「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庾亮摆了摆手,道:「明日起行去河间,与王支汇合。」

    「是。」谢安应了一声。

    庾亮瞟了他一眼,笑道:「安石,你志向素来高洁,而今却做着俗务,如何?」

    谢安神色淡淡,不卑不亢地回道:「昔大禹朕手眠足,疏九河,治水患。周公吐哺握发,制礼乐,定邦国,皆非俗务。今度田之役,实为厘清版籍,均平赋役,使民无偏颇之怨,国无仓之虚。志之高洁,岂在避世远俗?在乎明道安民耳。」

    庾亮听闻,赞道:「此真知灼见也。民既安,可还有宗藩之患?」

    「今上分封诸王于远疆,譬如植嘉木于四野,其根深则土固,枝舒则荫广。」谢安答道:「太子居东宫,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患者非远疆之木长,而在中枢之德衰。非四野之兵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