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766章 机会来了!

第766章 机会来了!

    第766章 机会来了! (第3/3页)

然而下一刻,这份骇然便迅速转化为另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

    狂喜。

    ——这确实是天赐良机!

    若北境告急,圣上必然要倾尽全力调度兵马、赈恤百姓。

    一旦战事蔓延,京城政局动荡,在这等内忧外患之际,正是他们借势翻盘的最好时机!

    王擎重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信纸几乎要从指间滑落。

    他望着萧业,呼吸急促,声音低沉而嘶哑:

    “这……这……真是老天眷顾!”

    ……

    萧业负手而立,眼神幽冷而凌厉,缓缓踱步至窗前,望着夜色深处,嘴角勾起一抹森冷的笑意。

    “是啊,天命在我。”

    他轻声呢喃,却带着掷地有声的笃定。

    转身之际,他目光直直盯向王擎重,语调低沉,却透出不容置疑的威势:

    “这就是我要等的机会!消息入京,到时候,咱们的陛下无暇其他,就是咱们动手之时!”

    他的声音,仿佛一道惊雷,炸在王擎重心头。

    ……

    王擎重只觉血液在胸腔内翻涌,仿佛要燃烧起来。

    从被罢黜、受辱、孤立无援,到此刻看到翻盘的契机,他心中积压的愤懑与怨恨,在一瞬间全都化作了狂烈的冲动。

    “对!王爷说得对!”

    他声音颤抖,几乎带着嘶吼,

    “这正是良机!若借北境之乱,圣上必顾此失彼。届时朝廷内外必有空隙!若再配合王爷之兵马,京城必能动摇!”

    他的眼睛通红,呼吸急促,心中久久积压的阴霾终于找到了出口。

    ……

    萧业冷笑,走回案前,缓缓坐下,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声音沉稳。

    “王尚书,你终于看明白了吧?做大事者,耐得住性子,等得了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他顿了顿,抬手一挥,语气凌厉:

    “行了!你该回京了!”

    王擎重愣住,眼神微微一滞。

    “回京……?”

    萧业冷声道:

    “京城需要你。朝堂中,你虽已罢官,但余威犹在,人脉未散。只要你一声召唤,昔日门生旧党,必有应和。待局势一乱,你便是火种!”

    “而我——”

    萧业眼神幽冷,目光扫向远方,

    “我在京外掌握大军,若局势一旦失控,必能以兵势呼应。内外相合,顺势而起,此事便可成!”

    他话音铿锵,杀伐之气在空中回荡,令堂内烛火都似微微跳动。

    ……

    王擎重心口狂跳,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

    他一生仕途,纵横朝纲,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走到谋逆的道路。

    可此刻,他已无退路。

    圣上弃之如敝屣,昔日同僚避之如蛇蝎。

    他若不拼,便只能在沉寂中老死,甚至祸及满门。

    而眼下,机会就在眼前!

    “王爷……”

    他喉咙滚动,声音嘶哑,

    “好……好!臣……愿随王爷一搏!”

    他的目光中,已不再有迟疑,而是燃烧起疯狂的光。

    ——此路虽险,却是唯一的生路!

    ……

    萧业看着他,嘴角缓缓勾起,眼神冷漠而锋锐。

    “很好。”

    他声音低沉,却带着无形的掌控感。

    “既然如此,就按我所言。京城有你,京外有我……你我携手,足以撼动这位年少天子!”

    他忽然冷笑一声,语气森寒:

    “圣上啊圣上,你不是要开格物监么?你不是要折腾天下么?等到北疆烽烟四起,朝堂动荡,看你如何支撑!”

    “到时候,天子的位置……未必还是你的了!”

    ……

    堂内气氛陡然凝重。

    烛火摇曳,似在随风战栗。

    王擎重屏住呼吸,心中震荡不已。

    他已然明白——

    自己,已经踏入了一条再也无法回头的道路。

    翌日。

    晨钟三响。

    晨曦方才透过宫阙高窗,金銮殿内已是灯火辉煌。群臣依例肃立,衣冠整饬,等待那位年轻天子的临朝。

    与往日不同,今日殿中气息似乎更为凝重,空气中仿佛隐隐压着一股难言的躁动。

    太监尖声唱报:“圣驾到——”

    群臣齐齐俯首,口呼万岁。

    萧宁步履稳健地登上御阶,神色沉静,衣袍曳地而行,未有丝毫慌乱。只是坐定片刻,他微微抬手,沉声道:

    “有事启奏。”

    话音未落,殿外便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持节的内侍疾步而入,双手捧着一封封缄的军报,声音带着尚未掩去的颤抖:

    “启奏陛下,北境军报——大疆铁骑骤然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连下两州!边军节节败退,急请援兵!”

    话音落下,殿内瞬间寂静,旋即炸开!

    “什么?!”

    “大疆入侵?!”

    “竟已破两州?!”

    群臣们的低呼与惊叹接连响起,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胡虏竟敢大举南犯!”

    “边军怎会如此不堪?”

    “破两州?这才几日光景!”

    殿内哗然一片。

    ……

    许居正脸色霎时惨白,急步出班,长揖及地,声音沉重:

    “陛下,大疆之兵骁勇善战,然自太祖开国以来,北境设重兵防守,历代皆能御敌于外。今日竟破两州,恐非寻常小股试探,而是倾国之战!臣请陛下速召群臣,共商调兵之策!”

    他声音铿锵,带着焦灼之意。

    霍纲亦随之出列,拱手大声道:

    “臣以为,军情危急,北境若再失守,敌骑长驱直下,直逼京畿!此事不可缓!请陛下立刻下旨,调京师禁军与诸路劲旅驰援北境!”

    声音尚未落下,另一侧却有人冷哼出声。

    “霍公言之过急!”

    说话的是御史中丞郭仪,他眉头紧锁,语带怀疑。

    “边军素来报功不报过,今忽然言敌势如破竹,连失两州,未免过于夸张!此等军报,未必尽信。”

    “若仓促调动京师重兵,岂非动摇根本?臣以为,当再派人核实,以免误判军情!”

    他话音一起,顿时有人附和。

    “郭公所言不无道理,昔年边将多有虚报,以邀军饷。此事岂可草率!”

    “边境小乱,若动摇京畿根本,实为得不偿失!”

    顷刻之间,殿内议论声此起彼伏。

    有人主张立刻发兵驰援,也有人坚持谨慎,不肯轻易相信军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