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鬼子弱火,那就上喷火坦克 (第2/3页)
露水,被晨风刮得微微颤动。入口处,十几名警卫员紧握冲锋枪,他们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营帐内,一张铺满泉城地图的木桌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图上压着几枚锈迹斑斑的图钉,标记着敌我交错的战线。
就在宋师长给刚刚归队的政委讲解部署时,角落里的一名通讯员突然汇报道:
“报告师长!一团和坦克连已趁夜色渗透至日军机场外围。畅通无阻,全程畅通无阻!”
从地图上看,第一师位于泉城西郊以南,和日军机场之间隔着第八集团军的防区。
按理来说,部队想要北上必定会被敌人发现。
可神奇的是,一团和坦克连借助夜色的掩护突进时,伪军部署在防线上的几个团级单位居然毫无反应。
也不知是装死,还是压根没有安排岗哨。
只能说啊,伪军不愧是比仆从军还要垃圾数倍的部队。
指望这种玩意打仗,母猪都能上树,他们的作用估计连本子的侨民都不如,这也是土桥一次执意要留一个大队在西线的主要原因。
听到进攻部队传来的好消息后,宋师长的脸上闪过了一丝喜色。
西线的战斗,只要干掉机场的鬼子守军,正常战役几乎就赢了一大半。一念至此,他果断对通讯员下令道:
“传我命令,让一团先炮击机场半个小时,随后全团跟坦克一连发起总攻,务必在一个小时内结束战斗!”
“对了,炮击的时候不用刻意避开跑道。咱们的新装备,就算是在大坑里也能起飞。”
“是!”
待一道道命令井井有条地传向前线部队,一师政委的指尖在作战地图边缘微微一顿,那双惯常坚定的眼睛里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迟疑。
犹豫再三后,他最终还是抛出了心中的忧虑。
“老宋,咱们的炮兵现在只剩下了两个基数的炮弹。如果在机场敞开了打,恐怕跟伪军作战时火力会下降好几个档次。”
“要不让打援的二团分出一个营的兵力吧,多留点炮弹,同志们心里也会更有底一些。”
闻言,宋师长很是随意地摆了摆手。
跟进攻东郊的几个团相比,他所指挥的部队的确在火力上要弱一些,甚至重火力也只有备弹不充裕的120毫米迫击炮。
但是,谁说后勤准备不足就不能打仗。
君不见坦克世界中,很多车组携带的弹药只有最大载弹量的一半,10级火炮们更是只装了十几二十发炮弹就冲上了战场。
战争雷霆则是更夸张一些,飞机基本上全是底油单程票抢战区。
再说了,他们第一师就算再穷,那也比山东纵队时期富裕得多。
部队以前连正经炮都没有几门,不照样跟鬼子打的有来有回,现在根本没必要瞻前顾后。
考虑到自家政委先前一直在长青县城指挥工作,在信息获取上有不少误差,宋师长最终还是耐心解释道:
“老钱,你就放心吧,关于备弹的事情我自有安排。”
“拿下鬼子的机场后,伪军们的士气必然一落千丈。部队到时候就算炮弹不足,进攻的过程中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更何况我们还有坦克啊,蝉式的主炮的确是细了点,但37毫米的高爆弹也是炮。”
就在宋、钱二人交谈时,负责进攻的一团已经做好了炮击的准备。只见十几门120毫米的迫击炮一字排开,稳稳当当地坐在伪装后的炮位工事中。
在每门炮的侧后方,L形的避弹壕连接着炮弹储存点。
为了以防万一,同志们还在边缘处堆砌了30厘米厚的沙袋墙。
反复确认时间后,炮连连长先是举起望远镜观察敌机场,紧接着举起手中的信号旗,对着全体炮组下令道:
“方位角270,距离3800,目标鬼子哨塔,弹种高爆瞬发引信!射速,急促射,五发!”
“预备!”
闻言,弹药手们纷纷从木箱中抽出一枚120毫米的迫击炮炮弹。炮手接过炮弹,将它们悬在炮口,引信朝下。
全员屏息,等待着最终命令。
“放!”
伴随着一阵咚咚的闷响,炮弹滑入炮管,炮口喷出灰白色的硝烟。二十多秒后,远处的日军机场几乎是同时腾起了一连串的黑红烟柱。
“确定命中!向左修正5密位,继续炮击!”
要论迫击炮炮击机场这种进攻手段,八路军称第二的话,恐怕全世界都无人敢称第一,这可是咱李大旅长还是步兵时期就开的好头。
经过快速且精准的调整,炮手接过后方弹药手递过来的第二发炮弹,再次塞入炮膛。
然后弯腰躲避炮口震爆,动作熟练,流畅自如,如同千锤百炼。
······
机场内,整整一个大队的鬼子整装待发,就连部分来不及转移的地勤小组都拿起了步枪,已然是一副随时半载冲锋的摸样。
在漫长的等待中,一名大尉参谋百无聊赖地对自家大队长吐槽道:
“平田中佐,守在泉城西郊简直就是浪费生命啊。明明东郊战场正打得激烈,土桥中将为什么不让我们去支援?”
“哎,该死的八路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