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西北航线 (第3/3页)
但是,西北航线的建设,就更需要远东帝国方面的配合。
西南航线虽然风险大,但是距离其经济交通相对发达,人口也比较稠密的云南并不算远,所以,飞机只要进入云南的边境口岸,就能打通和远东帝国贸易的所有环节。
在近代,云南是远东帝国比较发达的区域,北洋时期,其就已经成为远东帝国财政相对充裕的省份,而这主要得益于边境贸易,交通也相对便利,有法国主导修建的滇越铁路,从蒙自一直到抵达昆明。
同时,云南也有欧亚航空的航线,这条航线其实就构成了后来驼峰航线的一部分,从而将物资直接投送到其后方。
而西北地区情况就完全不同,虽然这里也属于远东帝国,但是和远东帝国东部的联系十分困难,把货物运送到边境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只有沟通陕西才有实际意义。
所以,东非方面的打算是,通过和远东帝国政府合作,在迪化或者疏勒建立中转机场,然后沟通陕西,以东非运输机的能力,中间不需要在河西走廊经停。
而西北航线的起点,东非也有多种选择,首先就是东非的瓜达尔港殖民地,然后是东非波斯湾沿岸领土,最后是东非能够影响到的波斯北方地区,都可以建设机场。
从这些地区为起点,抵达远东帝国西北也就两千公里路程,而且可以绕过远东帝国西南高原和山地,虽然也要经过帕米尔高原,但是帕米尔高原的海拔比西南高原要低的多,并不会阻碍飞机的通行。
霍夫曼说道:“现在帝国主要构建的西北航线是从瓜达尔起飞,然后经停迪化,最终抵达西安,全程大约五千公里,安全性相对于过去西南航线要高上许多。”
“而且,瓜达尔港就在印度洋沿岸,面向帝国本土,货物和人员的运输并不困难,可以先通过轮船把大量物资送往瓜达尔港,再输送到远东帝国境内,中间只经过阿富汗,不会对航线造成威胁。”
“也可以直接从本土机场起飞,然后经停瓜达尔,再飞抵远东帝国西北,不通过海路中转。”
“这样,东非本土的飞机,就可以直达远东帝国境内,这条航线的可行性要远高于西南航线。”
“唯一值得警惕的只有苏联,听说这几年苏联对远东帝国西北的渗透不弱,不过好在远东帝国方面和苏联关系不好,而且我们的飞机也不需要经过苏联控制的中亚区域。”
苏联对远东帝国西北的影响力很大,并且对边境地带进行了全方位的渗透,就比如之前提到的疏勒县,就容易受其干扰。
而德国欧亚航线没能建立起来,苏联就起到了巨大作用,德国飞机的飞行距离有限,需要中间建立更多的中转机场,而在苏联的阻挠下,德国就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在远东帝国西北边境还有阿富汗等地,影响力太弱。
这也是欧亚航空公司在西北业务的终点是迪化的重要原因,迪化已经属于西域比较靠内陆的地方,距离边境有一段距离,苏联的影响力也很难蔓延到这里。
但是,迪化以西的航线无法建设,德国欧亚航线的目的自然也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东非在这方面就和德国不同,在中亚东非同样有深刻的影响力,就比如阿富汗,在面对德国和苏联时,它肯定会倒向苏联,如果是东非和苏联,阿富汗就要斟酌了。
在中亚,东非,苏联和英国是三个主要玩家,因此,苏联和英国两国很难把东非拒之门外。
当然,苏联在中亚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是排在首位的,然后是英国,最后才能轮得到东非,毕竟苏联本身在中亚就有大量领土,而英国有印度殖民地支撑,在阿富汗也培养了大量势力。
东非在中亚同样有扶持势力,主要就是阿富汗等地的一些部落势力,阿富汗对苏联和英国态度都不算好,历史恩怨比较多,毕竟两国(沙俄是苏联前身)历史上都入侵过这里。
因此,东非和阿富汗人的合作自然也就更加方便,或者说当地势力希望引入东非,来制衡苏联和英国这两个有前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