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空军的压力! (第2/3页)
工作,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欢迎回来,我们的航空英雄!”
张星扬微笑着将一束鲜花,递给刚刚从飞机座舱之内爬下来的雷刚。
“幸不辱命,张总师!”
雷刚在完成了首次试飞工作之后,也是十分地兴奋,一边接过张星扬手中的鲜花,一边说道。
“试飞新战机,感觉如何?”
张星扬并没有询问雷刚对于战斗机性能方面的看法,而是问了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
“感觉比我之前开过的所有战斗机都要舒服。”
雷刚对于新式战斗机,有些不少的感受。
“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吗?”
张星扬紧接着追问道。
“如果要说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头盔。”
在周围人的注视之下,雷刚说出了一个有些让大家意外的答案。
有人想他可能会说是隐身,也有人会以为是超音速巡航。
但是大家都没有想到,雷刚为什么会对头盔印象最为深刻。
“为什么会是头盔?”
张星扬还没有继续问,一旁就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因为这种感觉很奇特。”
雷刚似乎开始对刚刚飞行的过程进行回忆:
“以往我们虽然也是驾驶着战斗机,在天空之中飞行。”
“但是因为视野的问题,我们往往只能够看到战斗机的前方和左右两侧。”
“很难兼顾到战机后方和下方的视野,只能够通过雷达来进行观察。”
“但是新式的全感式头盔,可以将战机周身的传感器视角,集成到头盔之中,让我们可以全方位的观察到战斗机的周边情况。”
在听完雷刚的解释之后,众人纷纷若有所思。
实际上,头盔的研发工作是张星扬花了很多的心思去推进的。
在这个时候,大家普遍更加关心飞机的隐身性能和发动机推力。
对于飞机的信息感知能力,并不是那么重视。
但是张星扬知道,未来的战争形势和战斗机定位,对于信息感知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尤其是作为空战指挥枢纽一般存在的重型指控战斗机,对于信息综合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
——
新式战斗机的首飞成功,不仅仅是给战斗机的设计研发团队一剂强有力的兴奋剂。
对于空军来说,更加是感觉到自己的好日子要来了。
实际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重点对抗领域,空军在进入00年之后,每年都会进行不少的装备换装。
相比较于可能十几年时间,才进行一次换装的陆军老大哥。
空军的待遇,要好上很多。
当然,这也是在为之前几十年过程之中欠缺的投入进行补偿。
“星扬啊,不知道你们最近研发的新式战斗机,进展怎么样了?”
张星扬刚刚走进自己在试飞场之中的办公室,一位没有穿军装的老人就拉着他的手问道。
“黄老,我之前就已经跟您说过了,目前我们还在进行试飞调整阶段。”
“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供应给空军方面的。”
在之前的好几天时间之内,黄老已经和张星扬谈过不少次了。
希望他能够尽快完成战机的研发工作,空军方面等得可谓是望眼欲穿。
“你是不知道,我们空军苦啊!”
黄老眼见着似乎自己之前那招不是很好用,于是又打起了感情牌。
“我们现在不少的部队,还在用着歼6和歼7呢!”
歼6虽然在十五年之前就已经停产了,但是因为之前为了备战,生产数量很大,在空军之中一直保有很大的数量。
事实上,空军对于歼6的退役时间,定在了10年左右。
只不过这几年时间,因为歼十的大量装备,才让空军方面准备在05年左右就将歼6完全退役。
至于歼7战斗机,甚至一直服役到了23年,才完全退役了最后两百架歼7战斗机。
“黄老,这几年时间,成飞最少生产了上千架歼十系列战斗机。”
张星扬听到黄老的哭诉,嘴角扯了扯,吐出了一个数字。
事实上,现如今每年成飞都能够生产三百架之上的歼十战斗机,采用了脉动生产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