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择日走红 > 第九百一十二章 惺惺相惜、默默支持

第九百一十二章 惺惺相惜、默默支持

    第九百一十二章 惺惺相惜、默默支持 (第2/3页)

的判断。

    虽然电影也可以用这样的演员阵容,去做大片式的宣传,打出一个顶级演员阵容,靠着前面一两天,收割预售票房,那绝对可以在预售和首映几天的期间就卖出好几个亿的票房——

    然而,这样做绝对会毁掉电影的观众口碑。

    因为艺术电影必须面临一个现实情况,它的观影门坎是高的,对大部分走近电影院就图一个“感官刺激”的观众来说,它是达不到他们的阈值的。

    于孟令在宣传阶段毫不避讳电影主题本身的晦涩、节奏的平缓,包括整体风格的艺术性,这样做,无疑会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选择不去观看这部演员阵容“非常顶级”的电影,但也会因此筛选掉很多的“非目标观众”,从而在舆论场上保住电影本身的口碑。

    很多电影,其实成色还不错,上映阶段却崩得一塌糊涂,很多时候就是宣传阶段出了大问题。

    目前国内电影,大部分都有这样的问题。

    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不敢放弃“虚假宣传”或者“不对位宣传”带来的“即时票房”。

    虽然它会崩盘,但是不这样做的话,说不定“即时票房”都没有呢。

    -

    陆严河回国,主要是四个行程。

    第一个行程是八家媒体的访谈——

    这个行程分散在国内两天各个工作之间。

    像陆严河这种级别的顶级艺人,一般来说,给媒体预留的采访时间是十五到三十分钟。

    但陆严河给每家媒体都留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在陆严河心中,时间不够,采访出来的东西就是“面上”的。

    “面上”的东西,只能获得曝光度,却无法把曝光度转化为大家对观看这部电影的驱动力。

    事实上,为什么陆严河的公众形象这么好?

    就因为他本人很好吗?明星艺人也不都是洪水猛兽,很多人到老年或者去世了,才被人深度报道他/她的一生,公众才发现,噢,原来他/她是这么好的一个人。

    为什么之前没有人知道?是因为他们本身不够有名吗?或许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绝对绕不开媒体这个环节。媒体很少有机会采访,或者是很少有机会去了解这样的事情,又或者是没有资源去将这些故事讲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陆严河的团队跟媒体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娱乐圈,是绝对属于首屈一指的关系。

    像陆严河这样始终接受要是采访时间不够、无法完成一篇稿子写作的情况下、可以继续约时间电话补采或者当面补采的艺人,屈指可数。

    连李治百和颜良都几乎做不到。这不是他们的问题,是各方面综合在一起的原因。本身艺人的行程都很忙碌,没有这样的时间,加上有的时候,人善被人欺,媒体也不都是好的——有的媒体也会因为艺人配合好说话,蹬鼻子上脸。陆严河能百分之百地释放善意,是因为他即使释放善意,也没有人敢蹬鼻子上脸,他早早就进入了资本和制作方的行列,而李治百和颜良不行。

    自己“难搞”一点,别人才“不敢搞”一点。

    但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国内媒体对陆严河的评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