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我等乃是徐家亲戚【拜谢!再拜!欠更38k】 (第1/3页)
九月初,
距汴京一千五百里的九原城,
城池西南方向,
金津渡口,
此处渡口在黄河上游,
位置在黄河‘几’字的右角附近。
渡口不远处,
建着军寨守卫着渡口,
寨墙上有高高的瞭望木楼,一旁立着大周旗帜。
靠近河边的位置,
有一队穿着朱色军服的大周骑军驻马在岸边,
为首的一名骑军,兜鍪下的面容看着很是稚嫩,坐下是一匹淡栗银鬃马。
这淡栗色的马儿皮毛油光水滑,体格比周围的马儿高大了一圈,一看便知是良驹。
夕阳斜照,
将秋季下午的渡口河面映成了金色,
河面波光粼粼,闪烁着阳光,
这让驻马在岸边,朝西望着的骑军不得不抬手遮着阳光,微微眯起了眼睛。
有一丛丛生长在岸边不远处的芦苇,
此时已经黄了苇杆白了花穗,只有叶片还有些绿色,
一阵北风吹过,
芦苇白色的花穗,便带着苇杆朝南边斜了斜,叶片碰撞之间,发出了‘飒飒’的声音。
芦苇的动静,让为首的年少骑军转头看了过去,也算是让迎着阳光的眼睛休息片刻。
“快看!来了!”
听到身后袍泽的喊声,为首的年少骑军赶忙眯着眼朝西看去。
果然,
视野中有船队朝这边驶来。
为首的木船桅杆上‘周’字大旗迎风飘荡。
桅杆下也挂着旗子,上书‘呼延’二字。
很快,
顺流而下的庞大船队,开始分批次的缓缓靠岸。
渡口附近的军寨中,有大帮的士卒和配军朝着河边走去,准备搬运船队运来的各类物资。
河中船上,
呼延炯站在船尾看着身后的船队,
这船队是从兴庆府出发的,途径后曲之地,来到此处。
如此绵延数里庞大的船队,几乎是他呼延炯一手建立的。
如今,待在西北有些时日的呼延炯,肤色早已被晒得有些黑,经常风吹日晒的脸颊上,颇有些风霜之色。
从船队上移开视线,呼延炯又放眼朝北方看去,北方暗青色的连绵山脉,便映入了眼帘。
呼延炯的亲随福定,穿过船舱来到船尾,看着呼延炯拱手道:“指挥,卑职瞧着,有侯府亲兵打扮的骑军在岸边渡口。”
“唔?”
呼延炯收回视线,朝着渡口看去。
“快些靠岸。”
“是。”
很快,
呼延炯便带着亲随踏上了岸边的渡口,
看着下马快步跑过来的年少骑军,呼延炯笑着道:“你小子怎么过来了?”
年少骑军笑着拱手:“见过指挥!有京中加急送来的信,还有些您麾下将士的家书,侯爷命小人给一起给您送来了!”
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竹筒和一摞书信。
呼延炯心中一想,便隐约猜到了是什么事。
呼延炯身后的福定笑着上前,将东西接了过来,并把竹筒给了呼延炯。
一边伸手接过竹筒,呼延炯一边笑着问道:“你小子都知道?”
年少骑军嘿嘿一笑,连连点头。
随后年少骑军又踮着脚看着河面上的船队,笑道:“指挥,这些船中可有载着侯府里邓伯培育的玉米?”
呼延炯看着手中的纸条点头,随口道:“有不少,大部分是姐夫他送到船上的。”
“哦哦!”年少骑军继续看着船队应道。
呼延炯嘴角带笑一目十行的看完纸条,知道了自己多了一位年纪极小的姨妹。
收起纸条,看着面前年少骑军的样子,呼延炯笑道:“我说楚战,你这小子,是不是馋侯府的烤玉米了?”
楚战摇头:“姑爷,我馋的是蒸玉米.还有侯府的甘蔗。”
呼延炯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后,朝身后招了招手。
福定心声领会的跑回了船上,很快便提着一个竹篮跑了回来。
“兴庆府的葡萄,拿去吃吧。”
呼延炯说着,竹篮便被送到了楚战手中。
“谢姑爷!”
楚战笑得合不拢嘴的喊道。
正要离开的时候,
一阵马蹄声传来,
楚战带着的骑军赶忙让到了一旁。
一员精悍的骑军尉校带人来到近前。
“吁!”
那精悍的骑军尉校拿着马鞭,动作利索的翻身下马,快步朝呼延炯走来。
走来的路上,还看了路边淡栗银鬃马一眼。
楚战提着竹篮,看到来人很有眼色的躬身一礼后,朝自己的坐骑走去。
走到近前,
那精悍尉校拱手一礼,道:“见过呼延指挥,徐小将军命卑职前来,询问船队中可有喂马的精料!”
“如有,还请调转一二,加快上岸!”
“有的!我亲自去调度。”
“多谢指挥!卑职告辞!”
这精悍尉校再次拱手一礼,翻身上马,鞭马而去的时候,还朝着一旁的楚战笑着点了下头。
岸边,
楚战一边砸着嘴一边将竹篮里的葡萄拽下几颗,分给一旁的骑军袍泽道:“黄摩,你的。”
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