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议亲的年纪【拜谢!再拜!欠更36k】 (第2/3页)
最多,其次便是康家老主君。”华兰解释道。
“虽然姨妈她”华兰不好议论长辈,转而道:“但,康姨夫找到父亲,父亲也实在不好推脱。”
孙氏略有些感慨的说道:“这情分,能够你来我往还好些!要是不能,便是用一分,便少一分了。”
华兰同意的点头:“母亲说的是,祖母她老人家也是这么说的。”
谢氏在旁笑了笑,说道:“如以此来,就要看品兰姑娘找什么人家了。”
华兰正想说话,门口的棉帘撩开,有管事妈妈快步走来。
朝着众人福了一礼后,管事妈妈道:“夫人,永昌侯府来人了。”
前些时日的大雪和北风,似乎耗尽了冬天遗留的寒意。
雪停之后,一连几日都是大晴天。
京城的气温也在逐渐升高。
之前藏在犄角旮旯的残雪,这几日也融化干净。
虽然中午春光宜人阳光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但一早一晚依旧有些冷,需要披着斗篷端着暖手炉。
这日中午,
彩环带着盛家仆从,将冒着热气的菜饭送到了学堂门口。
看着学堂中,正襟危坐低头写字的三个兰,彩环有些好奇的多看了几眼。
待看到庄学究招手,彩环赶忙带人走了进来。
将饭菜分下去的时候,彩环趁机和上前帮忙喜鹊低声说了几句话。
“三位姑娘为什么留堂啊?”彩环低声问道。
喜鹊闻着喷香的鹌鹑汤,小心的咽了口口水,低声道:“上午三位姑娘又在学堂用纸团打闹,被回来的学究抓了个正着。”
彩环点点头。
随后,彩环带着女使出了学堂。
坐在学堂中的三个兰,则都是讪讪的吃着饭。
明兰抬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庄学究蹙着眉头,有些嫌弃的将鹌鹑肉放到了一旁。
两三刻钟后,盛家仆从来学堂收拾碗筷。
老夫人的身边的女使翠微,也跟着来了学堂。
明兰以为是来叫自己,正想站起身的时候,就看到翠微朝着众人福了一礼后说道:“五公子,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正用手绢擦嘴的徐载靖点点头,起身后接过青草递过来的薄斗篷,披好后朝外走去。
寿安堂,
屋内只有房妈妈侍立,并无其他女使。
徐载靖坐在下首的椅子上,说道:“姑祖母,昨日母亲她又了梁家一趟,看了看吴家姨姨。”
“情况如何?”
看着面带关切的老夫人,徐载靖继续道:“听母亲她说,吴大娘子这是老毛病了!之前寄去诊脉的结果,听贺老夫人的法子,吃了药后也稳了两年。”
“本以为没事儿了,谁知近日动了怒,引得病情复发,这两日病情倒也稳住了,但瞧着不知哪里出了问题,这才求到了您这儿。”
老夫人点点头道:“如此就好!信已经寄出几天,但我那老妹妹来汴京,想来还要等上不少时日,吴大娘子可能还要继续受罪啊。”
“姑祖母放心,吴家姨姨等的起,只为除了病根。”徐载靖道。
盛老夫人松了口气:“我那老妹妹的儿媳妇,寡居多年又久卧病榻,她实在不能远离!要不是去年腊月来过信,说是已经能下床了!我也不好再给她寄信。”
徐载靖颔首,眼中有些回忆神色的说道:“姑祖母,我记得贺老夫人膝下有个哥儿,名叫贺弘”
“贺弘文,也是到了议亲的年纪了。”老夫人接着说道。
“对对对。”
看着点头的徐载靖,老夫人深呼吸了一下,眼中有了淡淡的笑意,道:“靖儿,说起来,你这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了。”
徐载靖面色一尬,无奈道:“姑祖母,说吴大娘子的事儿,您这怎么还问起我来了!”
老夫人笑了笑,道:“不问你问谁?你哥哥姐姐都成家了。”
“你可不知道,下雪的那几天,余老夫人来家里和我闲说话,说如今京中有不少人家在议论你呢?”
徐载靖兴致盎然的探着身子,道:“姑祖母,京中人家都是怎么夸你侄孙的?”
盛老夫人摇头,看着有些惊讶的徐载靖,道:“夸你?”
徐载靖端着茶盏,点头道:“是啊!”
老夫人看着喝茶的徐载靖道:“嗯!夸你的人是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