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又黄了?【拜谢!再拜!欠更34k】 (第2/3页)
李二郎听着自家兄长,如同冰雹一般的话语,神色顿时有些讪讪:“本事高低,会试考场上见真章!”
看着还想训导自己的兄长,李二郎又道:“大哥你既然知道这些,那齐家可是国公府,你.应该好自为之才对!”
李郁沉默片刻:“她是庶女.虽说盛家势头正好,但齐小公爷的父亲一品国公,母亲还是郡主,如何会允许一个庶女当国公府的主母!”
“她母亲也不当宠,盛大人不会奋力给她争取,当个妾室倒有可能!”
李二郎不看自家兄长,摇头继续看着车外,道:“就盛家家世,人家配个进士也绰绰有余!兄长,你还不是呢!”
“母亲给姑姑来了信,说老家的首尾处理好了,给了八十多贯银钱,给那姑娘添了嫁妆。”
李二郎说完,马车中陷入了安静当中。
傍晚,
曲园街,
勇毅侯府,
屋内一片其乐融融。
正屋侧间,徐家三兄弟正说着话。
徐载靖手里端着驱寒的茶汤,看着载端,问道:“大哥,今日你就是和陛下说了说北边前线的事儿?”
抱着兴代的载端点头:“对!虽说有详细的奏报,但如何也比不上指着沙盘说的清楚。”
“瞧着今日陛下心情很不错,中午还留了我们几个在宫里用了饭。”
看着一旁三弟载章疑惑的样子,载端解释:“三郎,许是陛下知道这两三年,我朝骑军建的不错!”
徐载靖连连点头,笑道:“大哥说的是,就是不知道我朝如今新建了有多少骑军?”
大郎载端笑着比了个手势。
徐载靖很是意外的出声道:“八万?”
一旁的三郎载章也很是惊讶:“居然有这么多?”
大郎载端点头:“白高一战,我朝多了很多优质草场,马儿养育训练省了七八成的银钱,建的自然很快!”
“不少马儿运到我朝境内,又卖了很多银钱,一来一去朝廷还是挣钱的。”
说着,大郎载端看了眼两个弟弟,意味深长的说道:“瞧着用不了多久,我朝就可能.”
“嘶!”
徐载靖和三郎载章倒吸了一口凉气。
低头看了眼儿子兴代,大郎载端继续道:“三弟,小五,实话说就是,这个时间还没有掌兵的武勋人家,其实已经丧失了将来更进一步的可能了。”
“除非族中子弟上进,能读书或立下军功。”
“哎呀!不该和你们说这个的!”
“你们两个好好读书,来年若是中了进士,前程可比单纯的只凭军功要远大很多!”
徐载靖点头:“放心吧大哥,我和三哥知道轻重。”
徐载靖明白大哥说的话语意思,
就是,不论走文武哪条路,以后有机会,有进士出身的人肯定优先提拔或是委以重任。
这时,
谢氏笑着撩开门帘,道:“你们三个别聊了,过来吃饭。”
说着,谢氏还朝着儿子兴代招了招手。
兄弟三人出了侧间还没落座,
有管事妈妈快步走了进来,福了一礼后快速说道:“夫人,大娘子,世子,咱家大门口有车队来了。”
“门房传话进来,说是从皇庄来的?”
兄弟三人对视一眼,立马朝门外走去。
在傍晚的夜色中穿廊过门,
兄弟三人来到了大门附近。
“宫里的旨意是早晨发的,小人让庄子里的农户忙了一天,这才装满了这些车的冬菜和其他果蔬。”
“天色有些晚,叨扰几位贵人了。”
车队里管事打扮的中年人笑着说道。
“管事哪里话!今日有劳管事了!傍晚天冷,还请进屋喝杯热茶。”载端笑道。
“不用不用!卸完了小人还要赶着出城回皇庄,不敢耽搁。”管事拱手道。
载端点头:“也好!”
一番忙碌,徐家自然也给封了赏钱。
这立冬前后,正是备着冬日果蔬的时候,宫里也常有封赏,徐家众人倒没有多想。
时光悠悠,
日子很快便到了十月初四,也是冬至日。
汴京城中如往年那般放开了关扑三日。
城中几个极为热闹的坊市周围,街道上都搭建了很多关扑的彩棚。
每到下午,
便会有不少高门大户家的女眷乘车坐轿出门,或是旁观或是参与城中的热闹。
南讲堂巷不远处便是繁华的东华门外大街,
往南则是热闹的潘楼正街,
坐在马车中,
看着繁华的东华门外大街,荣飞燕有些百无聊赖的放下了车帘。
“姑娘,您不看了?”另一侧的凝香疑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