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跨越生死的复仇(终) (第3/3页)
模糊的、疑似泪痕或水渍晕开的痕迹。
而最后几页有字的记录,笔迹却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那是一种耗尽所有情感、做出最终决定后的死寂:“……一切都清楚了。朱青扎布,就是他。证据……不需要证据了。我能感觉到,就是他。我的时间不多了……桑玛,等我。等我为你做完最后一件事,我就来陪你。不会再让你孤单了。”
日记的内容,到此戛然而止。
最后那页之后,只剩下大片空白,仿佛预示着主人生命的终结,以及那之后发生的、未被记录的复仇与迁移。
合上日记本的那一刻,整个山坡上鸦雀无声。
风似乎都停止了呼啸,经幡垂落,连阳光都仿佛失去了温度。
所有的推理、所有的假设,都被这本日记和那些沉默的信物彻底证实,并且赋予了远超想象的情感重量和细节。
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犯罪故事,而是一个关于最炽热的爱、最绝望的痛、最决绝的复仇的悲歌。
郑孟俊缓缓直起身,望向棺椁中那具安静的白骨,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
有对罪犯罪有应得的快意,有对复仇者悲壮命运的唏嘘,更有一种法律工作者面对情法剧烈冲突时的巨大无力感。
他的目光再次掠过那个木盒。
照片上德吉灿烂的笑容、那枚刻着格桑花的戒指、那象征忠贞的鸡血藤手镯。
这一切都与冰冷的骸骨和日记里残酷的真相交织在一起,让他的胸口堵得发慌。
叶默轻轻地将那本沉重的日记本放回取证袋中,动作庄重得像是在完成一个仪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个盛放着遗骸与信物的木盒,以及旁边棺椁中的德吉。真相已然大白。
朱青扎布死于德吉之手,为的是替惨死的桑玛报仇。
而后,德吉又挖出了桑玛的遗骸,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进行了处理,将最重要的部分遗骨、以及象征着他们爱情的信物与誓言一同,带回了生养他的草原,最终一同长眠于此。
“叶队……”郑孟俊的声音沙哑,“现在……怎么办?”
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又落在那枚戒指和手镯上,这些物品的存在,让接下来的程序显得格外沉重。
叶默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定格在那位仍在默默诵经的老者身上。
他深吸一口高原清冷而稀薄的空气,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法律应有的尊严,也带着对这段悲剧最后的尊重:
“拍照,360度无死角高清摄像,固定所有证据。尤其要对这些信物进行多角度特写拍摄。”他指示着技术队员,目光扫过照片、戒指和手镯。
“然后,小心提取极少量确有必要的遗骸碎片,以及这本日记,作为核心证物,送回支队做司法鉴定,必须与桑玛父母的DNA进行最终比对确认,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体现了法律的严谨。
但他接下来的话,则注入了一丝人性的温度:
“至于木盒中的其他绝大部分遗骸碎片,以及这些私人物品,照片、戒指、手镯,它们首先是逝者情感的寄托,其次才是证物。在完成拍照和初步检验后,不应再惊扰它们。”
他的目光转向那位藏族老者和村委会负责人,语气变得更为郑重:“我们会小心地、原样地,将木盒重新封好。是德吉用自己的生命最后守护了桑玛,并将她带回了这里。那么,就尊重他最终的意愿,让这些象征着他们爱情与痛苦的证物,继续陪伴着他,让他们在这片雪山和草原的见证下,获得最终的安宁吧。”
“至于德吉的遗骸!”他最终说道,声音在山坡上传开:“重新妥善安葬。让他……继续守着他想守护的人,看着这片他爱的草原吧。”
法律或许无法赞许他的行为,但人性无法不为之动容。
叶默的处理方式,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获取了关键证据,也最大限度地尊重了逝者的情感和当地的习俗,为这段悲剧划上了一个兼具法理与人性的句号。
高原的阳光再次洒落,将山坡、经幡、那口重新盖上的棺木、和沉默的人群都染上了一层金色。
一场跨越了十一年的追寻、复仇与最终相守,终于在今日,迎来了它的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