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在1977 > 第841章 被一箭双雕

第841章 被一箭双雕

    第841章 被一箭双雕 (第2/3页)

下我就给他们回消息,让他们尽快安排。”

    陈凡好奇地问道,“他们这个联欢会,是怎么个章程?”

    巴老解释道,“大致情况他们也跟我说了一下,说是央台那边派出一个播音员过来,担任主持人。”

    “主持人?”

    陈凡眉头轻挑,“不是报幕员?”

    这个时候报幕员和主持人还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已经有电视人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报幕员更多的是机械式的播报,必须一丝不苟,一点错都不能有,而主持人不仅要起到串场的作用,更要能随机应变、把控全场,保证整台节目的顺利进行。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56年、历史上第一次电视春节联欢会的主持人郭振清,他的主持就带有明显的主持人风格,一会儿介绍节目、一会儿介绍演员,有领导出场的时候,他还能无缝衔接给观众们介绍。

    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主持人的说法,公开的介绍都是报幕员。

    而去年的央台春晚上的报幕员,就要更加程序化一些,没有更多的灵活应变。

    “业余的比专业的主持更有意思”,也是未来第一次直播春晚筹备时,黄一鹤和邓在军坚持选演员来担任主持人的原因。

    所以现在巴老说的是主持人,陈凡才会感觉有些惊讶。

    巴老哈哈笑道,“确实是主持人,不是报幕员。说是要突出变化,不能死板生硬。毕竟要解放思想嘛。”

    听到这话,陈凡不禁撇撇嘴角,不吭声了。

    原来是为了响应号召,他敢肯定,最后还是换汤不换药,变化不会太大。

    巴老也不管他怎么想,自顾自地说道,“央台派出的是吕大渝,上海台再安排一个主持人,赵丹也会兼职主持。”

    陈凡这两年在文艺界混饭吃,如今对老一辈艺术家也逐渐熟悉,知道赵丹是民国时期的老演员,加入过左翼戏剧家联盟,演出过许多经典角色。

    吕大渝也不简单,与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赵忠祥,以及“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一起组成了我国第一批电视播音员组合。

    央台派她过来,这是派出了王牌呐。

    不过,这时候好像央台也没有几个主持人吧?

    这边陈凡思想开着小差,那边巴老还在继续做着介绍,“演员就多咯,资历老一点的,有孙道临、秦怡、金焰、张瑞芳、程之、于非等,中年的向梅、梁波罗,年轻一代的陈冲、吴海燕、赵静、毛永明、王伟平、陈烨等等,好多人呢。

    而且上影厂还联系好了《大众电影》杂志,等节目播出以后,会用两个版面重点介绍这次晚会。”

    等他说完,陈凡替他倒满茶,咂咂嘴说道,“这不都是电影演员么,我又不是演员,叫我过去干嘛?观众们都不认识我,很突兀的好吧。”

    巴老瞟了他一眼,“落子无悔,答应好的,可不许反悔啊。”

    陈凡耸耸肩,又散了两支烟,随后塞了一支到嘴里,说道,“没想反悔,就是觉得不搭。”

    要是雪姐在,还可以去看看,可惜雪姐这时候还在京城总政话剧团,其他明星他又没有兴趣,没意思。

    巴老才不管他搭不搭,只要人去就行。

    随即甩甩手说道,“还有个事,你指导姜甜甜写的那个《在那鲜花盛开的地方》,被上影厂看上了,他们打算拍成电影,所以想让我探探你的口风,你要是同意的话,等一下我打电话的时候,也一并说了。”

    陈凡一听,不觉有些奇怪,“上影厂还拍战争片?”

    战争片不一直是八一厂的自留地吗,怎么上影厂也能拍?

    巴老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你是不是除了你自己的电影,别人的电影你都不看?去年,就去年,上影厂就制作了一部电影,《从奴隶到将军》,那个就是战争片好不好。

    再说了,你那个里面,也没几个大的战争场面,主要还是以后方剧情为主,有什么难拍的?”

    陈凡眨眨眼,“这样的吗?”

    他还真没看过上影厂拍的战争片,不过这个不是重点。

    顿了两秒,他忽然一本正经地说道,“那什么,《在那鲜花盛开的地方》这部作品,是姜甜甜同志独立完成的,并不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