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气氛好就够了 (第2/3页)
头里面,大街上人来人往,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货品齐全,而且都是应景的节日商品,商场橱窗里摆放的自行车整齐有序,衣服款式新颖,和大街上人们穿的好像是两个世界。
柜台上的糖果糕点堆成了山,戴着白帽子、穿着白大褂、还戴了口罩的售货员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熟练地给顾客打包……这段就有点受不了了,摆拍的痕迹太重。
即便是陈凡,在商场买东西的时候,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热情的售货员呐,什么笑容连口罩都遮不住?!
拍完了北方,镜头一转,便到了上海。
这时候连周亚丽都看出来了,这个应该就是除夕的特别节目,联欢会肯定没跑。
大家都安静下来,眼睛盯着电视机,连话都不说了。
电视里,上海的街头很干净,这段时间应该没有下雪,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显得格外热闹。
照旧拍了几个商店的镜头,忽然内容一变,赫然是照相馆里,一位摄影老师傅,正在给一对新人拍照。
那位老师傅手里握着照相机的气动快门线,笑得好像那拍照的新人是他儿子儿媳似的,比人家新人还开心。
(老师傅手里的气管子,就是照相机的气动快门线,也叫吹气球)
那对新人也挺时髦,新娘穿的是白色的婚纱,新郎穿着一身西服,和之前陈凡看到的照相馆门前的广告牌一模一样。
果然现在上海都流行穿西服和婚纱拍结婚照了。
周亚丽这时忽然扭头看向陈凡,“老弟,你说拍结婚照的呢?”
陈凡看了看她,“拍了啊,我还拍了你呢,就是这几天太忙,卢家湾又没有暗房,还没洗出来,等照片洗出来再给你看。”
周亚丽有点晕,怎么拍的,我怎么没看到?
周正东也有些好奇,“你什么时候拍的,没看到啊?”
陈凡嘿嘿笑道,“照相机就在我兜里,我看见有意思的场景,就拿出来拍几张。”
随后看向姜丽丽,“至于我和丽丽的照片,是另外单独拍的。”
姜丽丽红着脸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
旁边的姜甜甜比她还不好意思,因为拍照的时候她也在,不仅单独和陈凡拍过,还拍了几张三人的合照,当时还没什么,现在想来,着实有些脸红。
周正东见他说拍了,也就不再多说,反正他自己当时也拍了照片,感觉还不错,回头等洗出来,自己留着看。
电视里,给了新人几秒特写,镜头又转到了理发店。
理发店里座无虚席,旁边还有好多等待的群众,就连发型都很统一,全是标准的三七分,理发师傅还体贴地用风筒定型,也不知道能管几天。
比男同志理发还火爆的,则是“女宾专属”的烫发区,一位位理发师傅在女宾们头上用功,用烫发卷缠着头发,一个个的也不嫌麻烦。
接着又放了几段橱窗里精美商品的片段,除了让人感叹上海真的很厉害之外,别的什么用都没有。
因为那些东西,除了在上海和京城,别的地方也买不到哇。
哪像后世,一款商品爆火,瞬间卖爆全球。
接着又是儿童在游乐场、少年宫的场景。前面放了一大段“花絮”,……好吧,其实时间也不算长,加起来连十分钟都不到。
如果没去过京城和上海的,对这段内容应该还是比较喜欢的,也可以算是间接见了世面。
但对于陈凡、周亚丽来说,就有点无聊了。
这时却还没有进入正戏,而是介绍霓虹闪烁的上海电影院和上海电影人。
毕竟是与上海影人合作的联欢会,有这个也正常。
直到武康路395号的大洋房出现在镜头里,陈凡立刻说道,“开始了。”
其他人看了看他,再看看电视,姜丽丽好奇地问道,“这是哪里?上海电视台吗?”
由于之前要忙着应对期末考试,回来后又要准备结婚,她还没找陈凡问过联欢会的事,只知道他在上海时录了个节目,别的都不清楚。
陈凡立刻笑道,“那里是上海电影演员剧团的驻地,这一次的联欢会,就是在那里录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