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五章 血的教训 (第1/3页)
这些手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想进入MP3行业的公司,都通过国际音乐基金会给东陵高科交“税”。
不管其它公司赚不赚钱,反正属于东陵高科的MP3税,是少一个大子都不行!
对于中小MP3,甚至是那种小作坊的厂子,基本上都是走量,也就是薄利多销,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利润本来就不高。
再加上低端跟山寨的MP3本就是内卷严重,根本没有品牌可言,这部分用户,根本不看什么牌子不牌子,他们只看价格,谁的价格低,就买谁的!
这就需要它们价格比友商更低,才能卖的出去,内卷自然就出现了。
但不管它们如何内卷,利润是有多低,都得给交一茬MP3税,至于想不交?
那就等着挨铁拳吧,交了可能是赚的少点,甚至是不赚,但不交,那是肯定要挨铁拳的。
等到卷到一定程度,那些小作坊、山寨MP3机子,因为交不起专利费,或者利润太低,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这相当于一种行业洗牌,只是更加隐晦跟不起眼,属于钝刀子割肉,最后这些小MP3厂商破产的时候,也怪不到东陵高科身上。
说不定,还得说声谢谢,因为东陵高科给了它们一个,在MP3行业,可以跟巨头公司“公平竞争”的机会。
至于最后没打赢,那也怪不到东陵高科啊,是它们自己技不如人,是巨头公司不讲武德,竟然跟它们打价格战,这是人能做出来的事吗?
而对于东芝、索尼、三星、苹果等想进入MP3行业的巨头公司来说,MP3专利,就是压制它们的利器。
它们当然可以不经国际音乐基金会允许,就推出自己的MP3产品。
但同样的,东陵高科支持下的国际音乐基金会,隔三差五就在全球各地法院向它们发起诉讼、禁售跟索赔等官司,也很“合理”吧?
有事没事就折腾它们一番,最重要的是在用户面前,塑造一种,这些品牌的MP3都是涉嫌侵权专利、抄袭、山寨货的感觉,就问哪个高端用户,会花几百美元,买一个涉嫌抄袭的产品被人无情嘲讽?
这些都是阳谋,不管是对于小厂商来说,还是巨头公司,都是如此。
小厂商,哪怕明知道交专利费是被割韭菜,可愿意错过这个一飞冲天的机会吗?
而放在巨头公司身上,如果愿意交专利费,那就是摆明车马,给飞雁科技当小弟了,用着别人的专利,还想当老大,那不扯犊子吗。
至于不愿意给飞雁MP3当小弟,不肯乖乖做行业内的老二、老三,想要挑战飞雁在高端MP3市场的地位,那就等着被锤吧!
“技术部跟法务部,尽快发表声明,向外界公布,国际音乐基金会收购MP3专利的公告!”李东陵说道。
高志元有些摩拳擦掌道,“李总放心,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涉及到具体操盘,那高志元跟法务部,还是有丰富经验的。
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合理的把锅甩出去,却又让人挑不出法律上的毛病,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