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5章 一名半的不速之客 (第1/3页)
“得!”
不等陆定远把后续的分析说完,夏黎当即一脸严肃的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
这些经济账光是算一算就已经足够让人头大。
“不用再继续往下说了,一句话就是穷的叮当响,根本没有能力提前做应对。
我就纳闷了,我之前那交的几十亿的税都哪儿去了?
怎么跟大石头扔水里一样,进去就沉底了,连个水花都没看到?”
陆定远看向夏黎,“华夏地大物博,不仅军事力量上薄弱,其他基础建设上也同样薄弱。
几十亿看着很多,可实际上落实到960万平方公里上,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而且我们工业基础弱,要想克服制造业上的弱势,就得想方设法从外国引进一系列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甚至是高薪邀请外国的技术工人来华夏,指导咱们使用这些先进的设备。
这林林总总的算下来,总归是有多少钱都不够用的。”
夏黎:……
夏黎听到陆定远的话,就想起来后视小视频里曾经看到过的,李鸿章第一次去英国,面对高楼大厦,以及从来没见过的满街车水马龙和电梯,感觉自己好像穿越了一般。
如今华夏这边的科技水平,与世界那些列强们之间的鸿沟也不是一年两年,10年、8年就能撵上来的。
中间是百年的战争,以及闭关锁国多年,以及这10年造成的落后,凭什么人家兢兢业业的发展了百年,你说赶上就能赶上?
这不就都得花钱买吗?
技术水平、精度、材料、知识的阈值等等等等,全都需要时间和经济往上堆砌才行。
夏黎深吸一口气,抬手有些烦躁的撸了一把自己头发。
“好吧,就算未来招收新兵的质量低,训练不完全,那现在呢?
现在有许多士兵已经进部队许多年,是否可以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指挥教导?
开个班,专门讲这些东西。
反正大家的晚课都照常上,加点课也没有什么。
纸上谈兵就纸上谈兵,总比上了战场以后,两眼一抹黑要强。
或者把柳师长他们那一波已经退休了,却依旧眷恋华夏未来发展的老一辈军事指挥人员返聘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