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884章 吃吃的新家,审核会

第884章 吃吃的新家,审核会

    第884章 吃吃的新家,审核会 (第2/3页)

    老猫早就想教育他们了,只是没有逮着机会。

    他趁机把几个小气象员召集到一块,压低声音说道:“咱们成立气象站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为建设祖国保驾护航,是为了老百姓的安全幸福,而不是为了调查而调查,不是为了收拾人而调查。”

    “司机同志弄出来那个证明,我也搞不懂,但是,现在已经引起了这些大教授的注意。”

    “这些大教授在国外都是知名的人物,他们随便讲一句话,就能抵得过我们宣传部门的同志讲成千上万句。”

    “跟他们拉好关系,将会让咱们在这个大家庭内获得更大的支持。”

    “在目前的环境下,这种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见有些气象员还是不理解,老猫加重语气:“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不能仅仅宣泄情绪。而是要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要争取所有能争取的支持。”

    此话一出,那些小气象员们的神情有些松动了。

    老猫倒也不责备他们,毕竟这些人还很年轻,无法理解上面的深意,也是正常的事儿。

    “执行任务吧!从现在开始,大礼堂这边全面封闭,任何人不准靠近。”老猫正色警告道:“如果这些数学教授在咱们这里出现了任何问题的话,将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你们是明白的!”

    “是!”这些小年轻们虽然还有些不明白,但是他们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是真正的纪律队伍,毫不犹豫的去执行了任务。

    老猫分配好任务后,把章队长喊到了办公室里:“老章,下午有一架次来自莫斯科的航班将在南苑机场降落,飞机上有来自朝日新闻社的采访团队。他们的身份十分敏感,你亲自带队负责保卫工作。”

    章队长是老同志了,毫不犹豫的点头:“组长,您放心吧,我保证完整任务。”

    【日本航空(JAL)与苏联民航总局(Aeroflot)于60年代初达成协议,使用苏联的Ту-114客机联合运营莫斯科至东京航线】

    与此同时,友谊宾馆那边也做好了准备,腾空了整整两层楼,准备接待前来开会的外国嘉宾。

    1960年 9月 11日上午。

    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因审核大会齐聚京城大学。

    世界各大报社的记者们,佩戴着特殊证件,在气象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京城大学礼堂外。

    他们不时用相机对准远处的志愿者。

    气象员们纷纷扭头,将询问的目光投向负责现场指挥的老猫。

    老猫摇了摇头,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对方只是拍照,并未做出任何不当举动,不必理会。

    实际上,这些记者在获准进入京城大学前,都已签署协议,清楚采访范围。

    况且,能来到此地的记者,大多与我方关系良好。

    毕竟在那个年代,无产阶级是一家。

    无论是小美家还是小欧家,都有我方同志开展工作。

    这些同志遍布各个行业,其中也不乏报社的记者。

    随着时间流逝,世界各地的数学家在工作人员陪同下,陆续抵达京城大学大礼堂门口。

    他们并未急于进入礼堂,而是站在原地,热烈地交流学术。

    毕竟学术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同行的一句话,或许就能解开困扰数月的难题。

    此次参会的皆是国际顶尖数学家,他们也想借此难得的机会拓宽国际视野,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上午七点,一辆黑色小轿车驶入京城大学,径直停在大礼堂门口。

    一位中年人从车上下来,不少在场的数学家见状,纷纷发出惊呼。

    “是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他不是隐居了吗,怎么也来了?”

    作为国际数学界赫赫有名的数学家,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教授一出现,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早已等候多时的记者们立刻围了上去。

    法国《世界报》的记者迅速掏出小本本,问道:“教授,李爱国的那篇论文您看过了吗?”

    “要是你说的是第一篇,我确实看过了。至于第二篇,我想很快就能看到。”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的回答一如既往地幽默。

    记者紧接着追问:“那您觉得他这次的证明能成功吗?”

    “看来你是想让我扮演上帝啊。”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笑着回应,“我倒是不介意,不过不知道上帝同不同意。”

    记者尴尬地笑了笑,换了个问题:“您对李爱国的第一篇论文有什么评价?”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挑了挑眉,给出四个字:“天纵奇才!”

    记者还想继续追问。

    这时,其他数学教授围了上来。

    “格罗滕迪克,没想到你还在人世。”

    “哈哈哈,没办法,上帝那老家伙糊涂了,忘了我还在人间晃悠呢。”

    今天,宗先锋也被临时抽调,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看着现场星光熠熠,他忍不住咂舌:“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场面。”

    “宗先锋,最近过得还好吗?”

    听到这悦耳的声音,宗先锋循声望去,看到来人后,眼睛一亮,快步迎了上去。

    “达莎同志,你怎么也来了?”

    自上次李爱国提醒后,宗先锋有意疏远了与达莎的关系,两人将近一个月未曾碰面。

    “我们留学生都被调来当志愿者了。你这阵子是不是出差了?我怎么没有见到你。”达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嗔怪。

    宗先锋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最近工作实在太忙了……”

    达莎明白宗先锋的顾虑,便转换话题:“宗先锋,你搞物理研究,什么时候也能举办一场这样的审核会呢?”

    “我?还是算了吧。”

    “你可是宗先锋,当年的神童,怎么这么没信心?”

    在那个年代,全国每年招收的大学生数量有限。

    宗先锋能考上京城大学,毕业后还留校工作,无疑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但是,此时的宗先锋却没有任何信心。

    他站在大礼堂门口,望着黑压压的人群,笑着摇了摇头。

    “还是算了吧……”

    毕竟能出现在这里的,又有谁不是精英呢?

    看到陈雪茹、刘大娘和何雨水过来,宗先锋赶忙快步迎上去。

    “嫂子,大娘,雨水妹子,你们也来了。”

    陈雪茹环顾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