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891章 连环画报,陈行乙加入

第891章 连环画报,陈行乙加入

    第891章 连环画报,陈行乙加入 (第1/3页)

    冉秋叶离开后,李爱国洗了脚丫,拿了《连环画报》进到了书房里。

    话说《连环画报》的诞生很有意思。

    1942年5月,教员在第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他开宗明义地回答说: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的”。

    “什么是人民大众呢?”

    “是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这种说法从根源认识到封建知识的本质——士大夫、地主借助晦涩的八股文,搞知识垄断,愚弄劳苦大众。

    当时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为了人民大众能够享受到原本只属于“贵族”阶级的文化娱乐活动,全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文化作品。

    比如宣讲员、文艺队、快板队其中就有连环画。

    解放后,教员再次关注连环画,提出“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你们是不是搞一个出版社出版一批新连环画。”

    在这个背景下,《连环画报》应运而生,是一本专门用“小人书”模式讲故事的期刊。

    在几年后的特殊时期,《连环画报》暂时停刊,直到八十年代才复刊。

    《连环画报》最牛逼的地方,还在于它是彩色印刷,在这个黑白两色的年代,彩色的图案能让人眼前一亮。

    画报上既有群众的投稿,也有像华三川、罗盘、程十发、刘继卣、董洪元、颜梅华等这种名家的作品。

    内容也很丰富。

    就连这期的《连环画报》来说,上面第一个故事是《新社会的无产阶级》,讲述了解放前后工人身份的变化。

    第二篇的内容,让李爱国有些惊讶了——《机器工业上的一个重大改革,多刀多刃切削法》。

    这玩意也能画成连环画?

    诶.

    认真看了片刻。

    李爱国点头,还真是可以啊。

    图文并茂的讲述的是工人改进生产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故事。

    后面还有《李铁柱学会了除棉蚜》,讲述的是植棉模范帮助农民除棉蚜的故事。

    《加强工厂车间工作》、《粉碎美帝阴谋》、《防御细菌战咱们有办法》.

    什么叫做文艺是为了人民。

    这就是了。

    李爱国随便翻了翻,感觉自己对这年代的文艺工作认识更多了几分。

    文艺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在最后,李爱国翻到了一篇约稿函。

    “短片连环画,篇幅不超过两页”

    “中长连载连环画,篇幅不限,视情况连载”

    价格也很公道,稿酬约为5-10元每幅。

    一本100页的连环画能拿到500元,大约两三个月能画完。

    这年代一位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二三十元。

    这.这简直是暴利。

    “哎嗨.这不是发财了吗?”

    李爱国想了想,决定把第一本《功夫熊猫》分成五部份,每部分十副,每次挣50-块钱,这样的话才不显眼。

    只是这年月如果投稿的话,需要单位的介绍信,这玩意需要前门机务段开具,只能明天邮寄了。

    李爱国伸个懒腰进到里屋。

    此时陈雪茹早就钻进了被窝里面,看到李爱国进来,她拉开了被子。

    “爱国哥,快来骑自行车啊。”

    穿着旗袍骑自行车?有点意思哈。

    耳边响起激动的小曲。

    李爱国冲过去。

    “奋力踩!”

    第二天一大早。

    李爱国精神百倍。

    骑着自行车来到前门机务段教育室。

    佘主任不在,黄淑雅简单询问后,开出了介绍信。

    介绍信和画稿装进大信封内,花了1分钱贴上邮票,投进邮筒内。

    搞定!

    做完这一切,李爱国总算是能把精力全都放在盾构机的研制中了。

    大同厂送来的爱国蒸汽机头已经停靠在了整备车间的仓库里。

    按照李爱国的计划,蒸汽机头需要被全部拆开,然后外壳重新制造,以适应盾构机在隧道里工作。

    章主任拿着图纸看了半天,挠了挠头:“爱国,我们能拆开,只是生产外壳的难度比较大。”

    李爱国闻言,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

    整备车间整备的都是火车,他现在搞出来的东西,其实是个四不像,两者不搭噶。

    “这么说,咱们还得找个专门生产火车外壳的厂家,让他们来帮忙?”

    李爱国已经开始盘算是联系四方厂还是大同厂了,章主任出了个主意:“咱们没必要舍近求远,长辛店机车厂名声没四方厂大,但是设计和造机车外壳的水平,那可是数得着的。”

    李爱国猛地一拍脑门子,当时爱国蒸汽机研制的时候,长辛店机车厂就帮了不少忙,现在怎么给忘记了。

    随后,李爱国联系了长辛店机车厂的总工。

    张总工听说这边需要技术工人帮忙,显得格外来精神,在电话里表示肯定会挑选最优秀的工人援助前门机务段。

    挂掉电话,张总工立刻让厂办物色人选。

    在激情高昂的大喇叭声中,长辛店机车厂的工人们都知道前门机务段要造一个四不像,优秀的技术工人需要主动报名。

    “前门机务段属于铁道部管,那可是个有钱的单位,待遇肯定不错。”工友拍了拍陈行乙的肩膀:“行乙,我听说你在铁道上还有亲戚,怎么着,这次你肯定会报名吧?”

    “人家要的是优秀工人,我这水平太差了。”陈行乙拎着扳手一边忙活,一边说道。

    “你小子就是太没自信了。”工友看看陈行乙,无奈的摇了摇头。

    陈行乙现在虽然只是四级工,在技术上却是一把好手,但是性格上有点问题,每次做事情总是缩手缩脚的。

    陈行乙这次之所以没有报名,还有一个原因——他听到前门机务段的名字,就知道这项目很可能是妹夫李爱国搞出来的。

    他要是报了名,被刷下来,多丢人啊。

    李爱国很快接到了长辛店机车厂的名单,看看名单,上面并没有陈行乙的名字。

    “这二舅哥到底是要干啥?”

    陈行乙本来是机修工,在进入长辛店机车厂后,先是晋升为了四级工,随后又报名参加了函授班,学习了电气知识,属于是复合型人才。

    这次造四不像,打破常规,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才。

    回到家,李爱国在洗脚的时候,对正在揉搓脚丫的陈雪茹提起了这事儿。

    “这对于行乙哥是个好机会,你去劝劝他。”

    陈雪茹不懂工厂里的事情,不过相信男人的话,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