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894章 盾构机试验,震惊全场,酒神虎将

第894章 盾构机试验,震惊全场,酒神虎将

    第894章 盾构机试验,震惊全场,酒神虎将 (第2/3页)

    此时操作员按照规定,启动辅助柴油发动机,位于刀盘旁边的齿轮组飞速转动,刀盘的速度提升一倍。

    这种辅助动力最多只能持续半分钟,时间过长,连杆撑不住,不过也足够切屑坚硬的岩石了。

    每前进半米,李爱国都要亲自通过机械式导向杆与水平仪人工校准掘进方向,然后利用千斤顶调整盾构机姿态。

    “要是红星计算所那边开发出适用于盾构机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可实时调整推力、转速等参数,就不用这么复杂了。”李爱国调整好之后,给操作员发出信号。

    在操作员的操作下,盾构机继续工作。

    进度超过0.5米,施工人员启动位于洞口的柴油鼓风机,避免隧道内缺氧。

    进度超过1米,位于盾构机底部的集水槽内出现了积水,施工人员启动早就安装在盾构机下的水泵。

    进度超过2米,位于盾构机尾部的手动液压千斤顶启动,施工人员在千斤顶的帮助下,使用预制的铸铁管片,通过人工拼装形成临时支撑,防止隧道坍塌。

    随后,混凝土被运到隧道里面,加固了可能坍塌的区域。

    这些步骤一环接着一环,环环相扣,足以保证隧道的安全挖掘工作。

    铁道兵队长看完了整个操作过程,突然冲了过来。

    给李爱国来了一个熊抱。

    “爱国同志,感谢你,实在是太感谢你了,有了这玩意,我们铁道兵就能多生几个娃娃了。”

    李爱国一边用满是油污的手在他的衣服上蹭蹭,一边问道:“这玩意跟生娃娃有什么关系?”

    “工程进度快了,大家有了休假的时间,不就能回家跟媳妇儿办事儿了吗?”

    “.”

    李爱国觉得队长的思维实在是太发散了。

    一天时间过去了,等盾构机停下进行第一次维护的时候,技术员也报出了工程进度:“十米,我们今天完成了十米的掘进。”

    “十米.这比得上三五千人的队伍了。”铁道兵的队长即使知道这玩意速度快,也忍不住倒吸口凉气。

    “从工程量上看确实是这样,只是你三五千人能进到这隧道里吗?”

    “还有这玩意安全啊,今天一整天,没有发生一次落石坠落事件。”

    “关键是,人舒坦了,以往干一天活儿,累得坐在地上不能动。你看,现在我还能跑,我还能跳,还能大跳呢!”

    “大卫星,这玩意绝对是大卫星。”

    现场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陈局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宏大的场面,本来就有些激动,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再也忍不住了。

    “老刘,你真是收了个好学生啊!”

    “老刘,说实话,我一直觉得你这人能力不行,在搞标语被撵的时候,跑得太慢了,没想到你识人的眼光还挺好的。”

    “一般般了,这小子还有不少进步的空间。”刘国璋凡尔赛。

    “老刘,我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小看这个盾构机了”说着话,陈局突然大步朝着隧道内走去。

    此时李爱国已经在检查盾构机和隧道内的情况了。

    盾构机的维护工作正在进行中,岩石工作面周围也插上了钢钎。

    几个施工人员正在浇筑混凝土,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

    原本李爱国打算搞一个注浆系统的。

    只是这注浆系统需要动力支持,蒸汽机带动刀盘已经有些吃力了,便放弃了注浆系统,改用人工来处理。

    见李爱国过来,操做班的正班长过来汇报情况,李爱国给出了点评。

    “刘操作,你们今天的操作从整体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没有及时调整挡板,应对地质变化,要不然的话,完全不需要开启辅助柴油动力。”

    “爱国同志,我都记下来了,您放心,晚上我们会连夜训练,保证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刘操作重重点头。

    李爱国了解这些老同志的性子,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不用紧张,这只是第一次操纵盾构机,你们已经做得很合格了。

    晚上就不要加班了,休息好了,精力充沛了,才能更好的应付突发情况。”

    李爱国的态度让刘操作暗暗松了口气。

    能够成为盾构机操作班的成员,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

    刘操作不允许自己因为个人技术原因,扯了操作班的后腿。

    这时候,陈局走了进来,询问了情况。

    得知一切正常,陈局也松了口气。

    “你这盾构机今天完成了十米的掘进量,还没有可能再提升速度?”

    陈局话刚出口,就觉得自己有些贪心了。

    十米的掘进距离已经超越了一半工程人员的想象。

    李爱国从刘操作手里接过毛巾,擦了擦手说道:“这还是试验阶段,经过改进的话,也许能提升到十二米。”

    “十二米”陈局的脸色有些动容了,他又问道:“这种大型设备,那如何安排呢?”

    刘国璋走了过来:“制造工作还是交给我们铁道研究所吧,具体制造由前门机务段负责,维护由铁道兵这边负责。”

    这三家都是保密等级比较高的单位。

    “这样最合适。”李爱国点头。

    陈局也欣然点头同意下来。

    工程局拿到了第一台盾构机的使用权,铁道技术研究所拿到了技术指导权,前门机务段得到了生产订单,铁道兵拿拿到了维保“订单”。

    四家都分到了一块馒头。

    有了理想,现在又有了共同的利益,四家本就关系密切的单位,现在更是拧成了一股绳。

    “尺寸呢?你这台盾构机是根据这条隧道设计的,刀盘尺寸是十米,有没有可能更小一点,或者是更大一点。”

    陈局看了看盾构机,解释道:“目前国内隧道的标准是单线隧道宽度4.9~5.6米,双线隧道宽度一般为8.8~10.6米。”

    “尺寸确实可以缩小或者是扩大。”李爱国指了指后面的行走部说道:“这玩意本身就是按照火车来设计的,现在用来开凿火车隧道,不用担心尺寸问题。”

    “也是啊。”陈局明白了李爱国的意思。

    李爱国使用蒸汽动力作为盾构机的动力,本来只是迫不得已,没想到算是歪打正着了。

    陈局看看盾构机,是越看越觉得惊叹。

    盾构机的尺寸可以改变,也就意味着以后盾构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