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919章 工程开始,淹水了,刘海中求上门

第919章 工程开始,淹水了,刘海中求上门

    第919章 工程开始,淹水了,刘海中求上门 (第2/3页)

  李爱国一直静静的听着,坐在椅子上回想起前世乘坐过的地铁。

    突然,他想到有地铁项目跟这个极为相似。

    那地方位于海边,地下渗水特别严重,压根不具备挖掘地铁隧道的条件。

    当时项目防水施工方案设计的极为精妙,完美的解决了问题。

    这个方案用到的办法,完全可以拿过来用嘛。

    这次的地铁防水方案,使用的是后世常用的井点降水系统。

    就是通过设置降水井、减压井降低地下水位,并配合回灌井实现水量平衡。

    属于防水中的“疏通”,从思路上讲并没有问题。

    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如果地下水流量过大,将会造成没有地方可以用来疏通。

    那方案也面临类似的困局,工程师们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堵”的办法。

    具体来说,就是使用注浆封闭与屏障技术,在隧道内人工制造出防水屏障,通过回填注浆封闭初期支护后的渗漏点。

    同时,设置压力平衡管道或回灌系统,平衡隧道内外水压差,避免地下水涌入。

    这样就从根源上解决了地下水的问题。

    只不过堵的难度要远超过疏,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和工程质量的要求很高。

    李爱国看了一眼自己目前还有1600积分,举起了手,把这个想法讲了出来。

    “堵?”几个领导都皱起眉头。

    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就广为流传了,就算是三岁小孩子都知道“堵”不如“疏”。

    只是碍于李爱国是副总指挥,几人材没提出反对意见。

    刘国璋点头:“爱国,你继续讲。”

    李爱国把思路讲了一遍,强调道:“堵不如疏,是建立在堵不住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堵的住呢?!”

    这话引来一众技术员侧目。

    “副总指挥的办法从原理上看没有问题。”

    “是啊,咱们要因地制宜,不能死读书。”

    刘国璋顿时愁容散去,拍了拍李爱国的肩膀:“爱国,这事儿就交给你了,尽快把施工方案搞出来。”

    “是!”李爱国重重点头。

    下了班,李爱国本来打算回到办公室里,加班加点把从系统中搞出来的技术,化为可执行施工方案。

    却被刘国璋给赶了出去。

    “爱国,咱们地铁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想更好的工作,就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得,顶头上司是自己的老师,这待遇就是不一样。

    李爱国自打庆典开始后,也有好几天没回去了,明天是周末,正好在家里把方案搞出来。

    下了班,周克正带着几个铁道上的公安在工地巡逻,看到他过来,笑着打招呼:“爱国,要不要我开车把你送回去?”

    “不用了,骑自行车锻炼身体。”

    李爱国回了一句,骑上自行车奔驰而去。

    骑自行车在后世可是一项高端运动,那些自行车动辄几千万,十万块的也不在少数。

    还衍生出了自行车媛之类的辅助娱乐项目。

    啥?那是打擦边球的?

    我劝你少管闲事。

    进入八月份,天气已经很热了,李爱国背着铲子拐到机务段整备车间,弄了两台台扇这才回到四合院内。

    此时四合院的住户们正在大院门前咬着蒲扇纳凉。

    见到李爱国回来,纷纷跟他打招呼。

    “爱国,你背了个啥玩意?”阎解成从椅子上蹿起来,伸手就要去抓那把铲子。

    “啪!”

    手被拍掉了。

    李爱国摆摆手:“别碰坏了,这玩意是文物。”

    “不应该啊,看上去是把新铲子,就是铲子柄镀了银。”阎解成挠挠头,满脸疑惑。

    没错,这把铲子正是老帅用过的那一把。

    庆典结束后,李爱国原本打算把铲子还回去。

    结果筹备处的同志也犯了难。

    按照规定,这铲子是给老帅的纪念品,他们也不能收回啊。

    筹备处的王秘书联系了老帅那边。

    老帅给出了回话:“当做给小朋友的见面礼了。”

    就这么着,咱李爱国拿到了地铁建造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物。

    当然了,这玩意将来还是要送到博物馆的,咱李爱国只是暂时代为保管。

    “还有别的好东西吗?我听说了,每次庆典都有纪念品。”

    此时许大茂、刘光天、阎解放等几个人也全都围了上来。

    刘海中最积极,肥胖的身躯从人群中挤出来,那绿豆般大小的眼睛眨巴眨巴。

    京城地铁开工是大事儿,就算是看上一眼,将来也是吹嘘的资本。

    他们不提,李爱国还真给忘记了。

    从帆布包里取出一枚圆形像章和一个搪瓷缸子。

    这两者上面都有京城地铁开工纪念的字样。

    一群人看得双眼放光,尤其是那枚圆形像章,估计全国也就那么一两百枚。

    贾东旭从人群里挤进了:“爱国,我拿长城跟你换,怎么样?”

    所谓的长城,是长城纪念品,在这年代也算得上是稀罕物了。

    李爱国笑道:“你看我像傻子?”

    “倒也不像。”

    “那为什么要问这么愚蠢的问题呢?”

    “.”

    贾东旭憋得脸红脖子粗。

    不换就不换嘛,不就是一枚像章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等易中海当上了先进工人,也能拿到像章。

    今年的工人晋升考试还有几个月就要开始了。

    这次易中海痛定思痛、痛改前非、面目全非,改变了以往走上层策略的做法。

    他决定从基层做起,像李爱国那样,先成为先进工人,获得整治上的加分,然后一举晋升为九级工人。

    李爱国不关心这些,骑着自行车回了家。

    陈雪茹见李爱国背了把铲子回来了,感到有些惊讶。

    当听说铲子的来历后,她顿时紧张起来。

    “这么贵重的东西,被人偷走了怎么办?”

    李爱国从她手里接过茶水,笑呵呵的问道:“哪个不长眼的,敢偷这玩意。”

    “也是啊”陈雪茹醒悟过来后,用一条红带子做了个大红花挂在铲子上,随后把铲子挂在了堂屋的墙壁上。

    你别说,跟李爱国现在工程人的气质还挺搭配的。

    吃完饭,陈雪茹照顾两个孩子,李爱国没什么事,便找来纸和笔,坐在桌子前忙碌起来。

    他是给地铁撰写注浆封闭与屏障技术的具体施工办法。

    施工方法不是难点,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实现。

    足足两个小时,李爱国总算是初步的施工方案设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