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燃油宝大卖,宗先锋的烦恼,李爱国要造挖掘机和铲车 (第1/3页)
这场百年难得一遇的倒春寒在持续了整整二十天后,终于结束了。
由于提前做足了准备工作,损失远比原本时间线要小很多。
那些倒塌的房屋需要重建,农作物被冻坏了一大批肯定会造成减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李爱国这阵子也没闲着,利用这段时间鼓捣出一大批燃油宝。
燃油宝装进油桶里面,送上火车,踏上了南下的旅途。
这阵子前门机务段开始修复在倒春寒中倒塌的房屋和电线杆,以及铁道信号设施。
机务段的职工按照班组分成不同的队伍,利用闲暇的时间,搞义务劳动。
铁道上清理完了,还要帮着地方上清理,顺带着还要帮着修建房屋,特别忙碌。
李爱国也没别的任务,每天跟131包乘组一块清理倒塌的房屋,晚上回家能够老婆孩子热炕头。
港城,海克斯科技工厂。
这两年,随着内地产品数量的增加,海克斯科技从内地招来了数千人,又在港岛这边招了几千人,厂子基本上万人了,成为港岛第一大企业。
工厂附近有杨家的码头,现在专门用来为内地转运货物。
附近负责巡视的差佬全都打发了,对络绎不绝的运货船视而不见。
化工车间里面,上千个油桶被放置在架子上,工人小心翼翼的拧开盖子。
很快,淡黄色的液体从里面流淌出来,早有准备的工人将液体钻进塑料瓶子里。
瓶身上有中文和英文的标识:“燃油宝”。
瓶子的设计很特殊,瓶口是一个小尖头,伸出去一段,可以直接插进油箱内。
“就这玩意每瓶打算卖五美元,那些外国佬舍得买?”杨继宗看着那些瓶子,再看看说明书。
说明书上有介绍,还有李爱国给的一个价格。
这个价格是建议零售价,包括了材料、制造、运输、税费和利润。
杨继宗拿着说明书认真看了一下,然后有些茫然了,五美元在发达国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最终杨继宗还是决定接受李爱国的建议,让工人们在瓶身上贴了价格标签。
这也是海克斯科技的常规做法,防止有些区域经销商胡乱加价,影响海克斯科技的名誉。
“打包好后,直接送到海关,马上出货。”杨继宗叮嘱了工厂的管事儿后,便回到了海克斯科技总部的办公室内。
现在产品已经准备好了,也应该开始造势了。
港城这边且不用说,海克斯科技已经控制了几家报纸,能够打广告。
小美家那边由于前阵子收购迪斯尼的事儿,红星娱乐跟不少报纸和电台拉上了关系。
娄晓娥还是广告狂人,打起广告更加方便。
五天后,纽约的郊区,一家4S店前排起了长队。
跟以往不同,这次来的都是老车主,他们并不是来买车,而是瞅瞅所谓的燃油宝是个啥玩意。
“就这么大一个瓶子,不到两百毫升吧?”
“据说一瓶要五美元啊。”
“这不是抢钱嘛不是。”
“那你为啥来?”
“还不是因为那句‘三分钟净化燃油系统,十年老车焕发新生’”
这阵子,报纸上和电视上铺天盖地的登出燃油宝的广告。
【百公里省油30%,钱包笑哈哈】
【加速猛如虎,油门响应快0.5秒】
【怠速抖动一扫光,动力重回巅峰状态】
【燃油宝,让爱车多活二十年】
《纽约时报》头版刊出燃油宝对比实验照片。
电台循环播放模拟引擎轰鸣声的洗脑广告歌。
这年月汽车在小美家算是大件商品了,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颇有一车传三代的味道,自然要好好爱护。
老车且不说,就是那些刚买汽车的车主也来凑热闹。
汽车坏了可以更换零件,要是发动机出问题了,那就麻烦了。
这也算是最早期的用车焦虑了吧。
燃油宝还有海克斯科技背书,这可是来自东方的黑科技。
特别是门店店员当众演示,只用一瓶燃油宝,就将一台一战时期制造出来的汽车重焕新生后,燃油宝卖爆了。
没办法,这世界上石油很多,燃油宝却只有这一种。
燃油宝运送到北美洲的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了。
那些没买到的顾客纷纷下了订单,以至于排货期至少需要五个月,顾客也愿意等,没办法,口碑在这呢。
杨继宗拿到北美地区的数据后,先是被惊住了。
他知道燃油宝肯定能卖掉,却没想到会如此火爆。
然后杨继宗心中大喜。
燃油宝的价格虽只有五美元,净利润只有四点五美元,但是属于消耗品,这可是一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啊。
杨继宗立刻拨打电话,让内地这边加紧生产。
外贸部门得知燃油宝畅销后,联系了京城化工厂,要求化工厂开动马力,全力生产。
厂长接到电话,拍着胸脯子保证:“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放下电话后,厂长看向祝教授:“老祝,这次你押宝又押中了。”
“领导,这都是您高瞻远瞩。”祝教授笑道。
当然,部委也不会亏待化工厂,当月全体职工额外拿到了三块钱的补助,一辆辆满载物资的卡车抵达京城化工厂。
京城化工厂忙碌了起来。
李爱国这段时间过得很舒坦,白天帮着清理倒塌的房屋,有闲工夫的话开始捣鼓铲车和挖掘机。
缺少了这两样设备,清理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一栋破草房需要二十多个人忙活一整天,你敢想?
只是铲车和挖掘机跟以往的设备不同,不但追求性能,还需要价格低廉,结实耐造,设计和制造难度堪比大越野了。
野生汽车专家和那帮技术员很难承担如此重大的任务,李爱国想到了以前合作过的宗先锋。
宗先锋是学电气的,今年已经从青花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一机部工作。
“也许应该让宗先锋推荐几个懂电气的技术员。”
翌日是周三。
李爱国一大早起床,吃了早饭,推着摩托车就要出门。
刚走到中院,就看到秦淮茹又在门口支起了煤炉子熬制汤药。
贾东旭在这场倒春寒中到底是没有扛住,买粮食回去的当天晚上就发了烧。
易中海和三大爷得到消息后,把贾东旭送到了医院里,经过诊治发现贾东旭得了肺炎。
这年月肺炎是非常难缠的病,贾东旭在医院里待了一个多星期,病情看似好转了,等回到家后,却发现留下了后遗症。
干不动重活,还整天咳嗽。
有人说贾东旭得的不是肺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