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1055章 挖掘机开造,巴铁来了,李爱国的真摩托步兵

第1055章 挖掘机开造,巴铁来了,李爱国的真摩托步兵

    第1055章 挖掘机开造,巴铁来了,李爱国的真摩托步兵 (第2/3页)

得是工艺问题,只是轧钢厂的电炉设备还在研制中,要是等的话需要耽误不少时间。

    “换材料!”李爱国想到了前阵子的稀土贸易。

    现在国内的稀土研究所已经能提炼出低稀土镁硅了,产量虽少,却也能满足生产需要。

    回到工作室,李爱国给还在戈壁滩忙碌的李教授挂了电话。

    这属于是从源头厂家采购了,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还能定制稀土。

    得知李爱国需要稀土,李教授联系了研究所。

    三天后,一批低稀土镁硅送到了轧钢厂内,负责熔炼的来老师傅们按照配比,造出一批低稀土镁硅铁合金。

    李爱国还改进了铸造工艺,采取了镁钛预处理+稀土硅钙调整,提高了蠕化率。

    第四次铸造出来的气缸总算是达标了。

    轧钢厂的周总工测量了数据:“其抗拉强度比传统灰铸铁高50%,热变形减少30%,特别适用于高爆发压力工况。”

    “就是这个了!”李爱国紧紧的攥了攥拳头,心情有些激动起来。

    四缸柴油发动机不但可以用在挖掘机上,像大型拖拉机、收割机都能使用,特别重要。

    随后,保密员召集所有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再次强调保密条例。

    所有的图纸全都被收了回去,废料也被运回了前门机务段集中存放,就连机器上的碎屑也被清理了。

    在陈柏雅看来,保密员是多虑了,因为就连他也只知道这是个气缸,不清楚用在哪里。

    气缸运回工作室后,其他的零配件也造出来了,野生汽车专家和技术员们开始了装配工作。

    李爱国则开始联系挖掘机的其他零部件。

    这些部件采取了代工模式,保密员拿着图纸到各个工厂,那边干完活儿,再把部件和图纸带回来,最大限度榨干这年代的技术能力。

    “李爱国?他可能在鼓捣零件吧?”邢段长接到外事部门的电话,没办法讲明白李爱国到底在干什么,毕竟那些玩意对他这个段长也保密。

    “请爱国同志准备一下,有外宾要去参观你们前门机务段的摩托车车间。”

    “是!”听到“外宾”两字,邢段长心中犯起了嘀咕。

    怎么又有外宾参观了?

    难道是上次那个萨达木?

    邢段长把这消息告诉了李爱国,李爱国也犯起了疑惑。

    “萨达木要是过来,不会通过外事部门。还有.那家伙对摩托车不感兴趣。”

    “那到底是哪国的呢?”邢段长也觉得不可能。

    “甭管是哪国的,咱们都要做好接待工作,该贴的标语还是得贴。”

    听到这个,邢段长反应了过来,这种参观往往具有整治意义,不能够大意了。

    就算是邻居来了,家里都得把屋子打扫一下。

    前门机务段很快就动员了起来,扫地的、贴标语的、给机车挂大红花的.大家伙忙得不亦乐乎。

    等外宾抵达的时候,邢段长看到那阵仗,心中有些庆幸听了李爱国的,早早做了准备。

    外宾的身份倒是其次,关键是从轿车里下来的除了外事部门的王主任外,还有几个曾在电视上见过的领导。

    铁道部里面也派了领导随行。

    “外宾身份不低啊。”

    李爱国在远处看着,这些外宾的装扮跟萨达木有点像,不过长相却截然不同。

    萨达木那边的人跟东欧人很像,是白色的。

    这些外宾皮肤比较黝黑,头型窄长,毛发浓密,跟阿三有点像。

    想到这里,李爱国心中泛起了嘀咕,这应该是巴铁家的人。

    这年代巴铁其实还没有成为“铁”。

    恰恰相反,巴铁曾经一度跟小美走得很近,还曾经签署了协议。

    现在怎么突然跑到这边来做客了?

    这会功夫,邢段长已经带着段里面领导迎上去,一番寒暄后,介绍了李爱国的身份。

    由于摩托车车间只负责组装,没有涉密技术,由李爱国带着几个巴铁进到摩托车车间里参观了一圈。

    现在的摩托车车间已经实行了半流水线生产,工人分成不同的班组,每人专门负责一项工作。

    组装车架的、安装车轮的、装车灯的.甚至连配件也有专门的班组配送,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巴铁对摩托车车间很满意。

    带头的米尔扎频频点头,用蹩脚的汉语讲道:“我曾经在小美家的工厂里参观过,本以为那边已经很先进了,没想到你们的车间更胜一筹。”

    “这些都是大家伙协同合作的功劳。”李爱国面带笑意。

    “协同合作.你们这边的人就是擅长合作。合作是个好东西,对大家伙都有利。”米尔扎冲着李爱国伸出了手。

    李爱国有些搞不清楚他的目的,看了一眼几个大领导,见大领导点头,这才握了握。

    在外事活动中,参观从来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态度的宣示。

    巴铁的这次参观也不例外。

    米尔扎参观了车间,随行的记者拍下了照片,同车间里的工人握了手,走完了流程之后,来到了会议室里。

    此时李爱国已经跟着外事部门的王主任和几个领导来到了隔壁。

    “爱国同志,这次米尔扎先生是来购买山地摩托车的。”王主任的第一句话,就让李爱国愣住了。

    购买摩托车需要这么大阵仗吗?

    等搞清楚事情原委后,李爱国有些哭笑不得了。

    蝴蝶效应越来越严重了。

    这事儿还得从南亚局势说起。

    李云龙节节胜利,势不可挡,婆罗门节节败退,一溃千里。

    失去了大量的补给物资和大批设备,婆罗门的处境堪忧。

    在这关键时刻,婆罗门中出了个人才,维贾伊老爷。

    此人脑洞大开的觉得,既然不是李云龙的对手,为什么要跟李云龙硬碰硬呢,为什么不找个容易点的对手呢?

    被李云龙抢走的东西,他们完全可以从这个对手身上抢回来啊。

    就这么着,本来就是宿敌的米尔扎,就被维贾伊老爷盯上了。

    米尔扎本来在旁边看热闹,现在突然挨了一棍子,也有些懵逼了,还以为维贾伊老爷看错了人。

    他立刻派人联系维贾伊老爷,希望对方赶紧走。

    结果又被维贾伊老爷拉过来暴揍了一顿。

    维贾伊老爷心善,只要装备,粮食,女人和大房子。

    米尔扎这才意识到维贾伊老爷是玩真的,于是也抄起了棍子反击,结果正如维贾伊老爷所料,他压根不是对手。

    打不过李云龙,还欺负不了你这个小卡拉米了?

    米尔扎挨了一顿揍,想到了小美大哥,希望大哥出面教训维贾伊老爷。

    小美还指望维贾伊老爷能拖着这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