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5章 当年的真相 (第2/3页)
还是沈书记您有远见,要是昨天贸然行动,指不定出多大乱子。”
他突然想起什么,对沈青云说道:“村里还有几户人家的媳妇来路不明,我已经让派出所的同志去排查了。”
沈青云点点头,目光又投向招待所的窗户。
窗帘拉着,看不见里面的动静,但他能想象杨群此刻的样子。
或许正抱着孩子发抖,或许在偷偷抹泪,或许终于敢大口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
院子里的煤炉还在冒着烟,油条的香味渐渐淡了。
沈青云掏出手机给周雪发了条信息:“找到一个懂法语的朋友,你的词典可能真用得上了。”想了想又加上一句:“春天到了,该解冻的总会解冻。”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他看见招待所的窗帘动了一下,露出双眼睛,正怯生生地望着外面。四目相对的瞬间,那双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像冰层下终于透出的春意。
沈青云对着窗户轻轻点了点头,转身走向办公室。
解救只是开始,接下来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帮杨群找家人,给孩子们办户口,清理村里的歪风邪气,让石窝村真正成为能让人安心生活的地方。
阳光越升越高,照在招待所的红墙上,暖得像要渗出水来。
沈青云知道,这个春天对杨群来说,才刚刚开始。
而对滨州来说,还有更多被遗忘的角落,等着被阳光照亮。
………………
宾青县招待所的临时办公室里,晨光透过老式木窗棂,在积灰的文件柜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青云刚把杨群的资料整理好,手机就在桌面上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周雪两个字。
“翻译找到了?”
他接起电话时,指尖还沾着文件上的油墨味。
窗外的槐树叶被风掀起,露出背面灰白的叶底,像无数只颤抖的手掌。
“妈托师范大学的朋友找的,法语系的李教授,据说在巴黎留过学。”
周雪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沙沙声:“我让她直接跟你的车去宾青县,估计这会儿快到了。”
沈青云看向墙上的挂钟,时针刚过九点。
挂断了电话,沈青云便把张耀祖叫了过来,让他去路口接人。
随后,沈青云的目光落在桌上杨慧珍的照片上,那是张大学学生证上的寸照,女孩扎着马尾,青春靓丽。
县城的主街在雾里慢慢苏醒,三轮车叮叮当当地驶过,车斗里的白汽氤氲成一团。
片刻之后。
“书记,李教授到了。”
张耀祖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带着些许拘谨。
他身后跟着位穿米色风衣的女士,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透着温和,手里的帆布包上印着滨州师范大学的校徽。
“李教授,麻烦您了。”
沈青云伸手相握,对方的指尖微凉:“情况我妈妈应该跟您说了吧。”
“柳教授跟我讲了大概。”
李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反射着窗外的天光:“我先去见见那位姑娘吧,法语里有些创伤性记忆的表达很微妙,得慢慢引导。”
沈青云领着她往隔壁房间走,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吱呀的声响。
杨群正坐在床边看窗外,晨光落在她消瘦的肩膀上,像层薄纱。
听见动静,她猛地回头,眼里闪过惊惶,直到看见沈青云才慢慢放松。
“这位是李教授,能听懂你说的话。”
沈青云尽量让语气柔和,拉过把椅子放在床边:“有什么想告诉家里的,跟教授说。”
李教授坐下时,风衣下摆扫过地面的纸屑。
她先用流利的法语说了句问候,杨群的眼睛瞬间亮了,嘴唇哆嗦着,突然捂住脸哭起来。哭声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像被揉碎的玻璃。
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