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缺钱的烦恼 (第3/3页)
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
这其实已经和后世不同面值的纸币意思差不多了。
穷折腾了几年之后多次频繁更换货币,不仅弄得货币多样、币制多变,比价也不合理。结果是“农桑失业,食货俱废”。
董卓的货币政策就更不用说了,突发奇想铸造了一种又轻薄又差的五铢钱,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五铢”二字夷漫不全,很难辨认,世讥称之为“无文”。
带来的后果就是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本来几百文一石的粮食最后竟然卖到几十万文一石,直接把长安的经济给搞垮了。
在孔融等人的眼里吕布本来就喜欢特立独行,甚至许多想法都似乎和王莽新政有异曲同工之处!
现在他又提出以纸代币,怎么能让他们不害怕?
本来徐州百姓渐渐安居乐意了,形势一片大好,可不能因为养点鸡鸭就把经济给搞崩了啊!
吕布呵呵一笑:“文举可写过欠条吗?”
孔融正色道:“我哪里写过那个!”
吕布笑道:“没写过,听说过也行。我所说的纸币,你就可以把他当成是一种欠条!”
说着提起笔来在一张纸上写了个“一百文”。
而后说道:“我所说的纸钞和这个差不多,不管是谁,只要拿着这个来找指定的地点,验明真伪后就可以支领走一百文钱!
我现在希望的就是,你得了这一张欠条后不会直接找我兑换成钱,而是直接拿着这个当钱花,买些别的东西。
就是把这玩意当成铜钱流通起来。
当然,我也不会随意胡乱印刷,所印刷的纸币数量不会超过我手中的金银总量。”
吕布大致把纸币的概念和他们说了一通。
但是除了糜竺这个生意人,孔融等人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铜钱就是铜钱!用草绳穿一千个叫一吊,盘在腰上叫盘缠!
我去买东西拿一张欠条出来算什么?
吕布费尽口舌也没能说动他们。
蔡文姬一直在旁边听着没插言,此刻突然说道:“我倒是有个法子,不知可能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