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创造历史,赛程冲突 (第2/3页)
威尔,但最终在博尔特的带领下,牙买加男子接力队依然以破世界纪录的36秒84夺得冠军。
而博尔特最后一棒“生吃”莱恩-贝利也成为了“世界名画”。
中国男子短跑接力队的历史最好成绩是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跑出来的37秒79。
当时的中国男子接力队有苏炳添和谢震业两个可以打开10秒大关的大神。
而在伦敦奥运会的时候,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队远没有达到巅峰。
虽然在预赛中跑出了38秒38,创下全国纪录,却未能晋级决赛。
跟决赛中牙买加队有整整1.5秒的差距。
乍一看1.5秒也不是很多,但是了解短跑的人都清楚,这个数字到底代表着多么巨大的差距。
事实上,就算是中国观众也没有奢望李衍带领中国短跑接力队打败强大的美国队和牙买加队获得冠军。
接力毕竟是一个团队项目,李衍再强,一个人也没有办法赢得比赛。
其他三名中国选手,苏炳添也不过跑进过一次10秒,他的成绩并不稳定,张培萌刚过奥运A标,谢震业还要更差一点。
反观美国队和牙买加队,每一个运动员都能打开10秒大关。
博尔特、布雷克、加特林、盖伊更是世界最强的那一档,他们都能打开9秒80。
很明显牙买加队和美国队的实力要高出其他国家队一档。
铜牌貌似是中国队更加合理的目标。
接力预赛分为两个小组,总成绩的前八名可以晋级后面的决赛。
所以说在接力赛中小组名次不重要,而成绩更重要。
否则就算你在一个小组跑到了第四,结果成绩放在另外一个小组排不进前五,最后也只能被淘汰。
所以除非是牙买加队和美国队这样的超级强队,其他国家的接力队根本就不存在预赛放水的情况。
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确保晋级就只能竭尽全力。
李衍作为中国队的最后一棒,也是四个棒次中压力最大的。
不过李衍的压力倒不是来自于最后的冲刺,而是交接接力棒的程序。
交接棒时犯规在接力比赛中并不罕见,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功亏一篑。
好在李衍虽然练的不多,但是在“鹰眼”的加持下,他在接棒时拥有天然的优势。
掉棒是不可能掉棒的,李衍只要保证在指定区域完成交接棒就好。
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李衍的起速,毕竟李衍真担心自己一旦跑起来,后面的队友追不上就尴尬了。
还是要稳一点,有成绩才能参加竞争,犯规可就没有然后了。
李衍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定。
中国队的棒次顺序从第一棒到第四棒分别是张培萌、谢震业、苏炳添、李衍。
事实上,棒次的安排也是有讲究的。
在比赛中,第一棒、第三棒是弯道,第二棒和第四棒是直道。
第一棒:负责弯道起跑和交接棒,需快速启动并保持弯道稳定性。
第二棒:在直道加速,重点在于接棒和传棒的准确性。
第三棒:需在弯道中保持高速并完成接棒,技术复杂度最高。
第四棒:冲刺阶段需保持速度并完成最终冲刺。
男子4X100米接力赛中,第二棒和第三棒是其中跑动距离最长的,这两棒的跑动距离,最少110米,最长是130米。
从性价比来说,最顶尖的运动员放在第二棒、第三棒是比较合适的。
谢震业是练200米的,耐力要好一些,所以放在第二棒;苏炳添则是四人中技术最好的,因此被安排在第三棒。
李衍放在最后一棒,只涉及到接棒,不用交棒,并且在冲刺上有一定的优势。
这也是中国男子短跑队磨合过后的最佳棒次安排。
中国男子接力队被分在第一组,跟他们一组的强队有美国队、法国队以及荷兰队。
李衍的想法很简单,跑个小组第二肯定就晋级了。
很快,比赛开始。
第一棒张培萌起跑很顺利,不过因为硬实力的原因,即便张培萌发挥得很好最后也只排在了第四位。
等到谢震业跑完第二棒交接给苏炳添的时候,中国队已经掉到了第五。
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