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临安不夜侯 > 第876章 枝头喜鹊叫喳喳

第876章 枝头喜鹊叫喳喳

    第876章 枝头喜鹊叫喳喳 (第2/3页)

    驻扎于绿州城的平叛军四处探访,却始终找不到叛军的消息。

    而粮秣辎重却在这时断了线。

    很快,他们就断粮了。

    平叛军眼见如此,只好一面派人催运辎重,一向派兵向附近村寨、城池“借粮”。

    可这一次迎接他们的,却不是恭敬的接迎,也没有大碗的粗茶了,而是神出鬼没的冷箭。

    一番番苦战,“借粮”的官兵被神出鬼没有的冷箭手和巷战的叛军杀的狼狈不堪。

    那些部落叛军很凶残,而且非常狡猾。

    “借粮”官兵一旦进入村寨城池,就是从四面八方无法预判的角度不断射来的竹箭、毒箭,乃至捕捉野兽的陷坑。

    而一旦正面发生冲突,他们便陷入全民皆兵。

    那些村寨城池的男女老少个个悍不畏死。

    他们一边用官兵听不懂的土语恶毒地咒骂着,一边举着一切可以充当武器的农具、炊具。

    平叛军最后抢到的那点粮食,本就杯水车薪。

    这种钝刀子割肉的战法,更是叫人头痛。

    可是,上万人马的吃喝是一笔巨大的消耗。

    潼川本部的辎重跟不上,成都府路的辎重本就不是这一阶段应该供应的。

    从成都府路那边放出的补给,此时应该刚刚上路,距这儿还远着呢。

    就算他们一路之上不会受到神出鬼没的土著袭击,也是远水不救近渴。

    于是,平叛军决定打下一座人口上万的大型城池,榆叶城。

    如此一来,相信掳得的粮草,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但是在人家的地面上,全军出动是根本瞒不了人的。

    等他们浩浩荡荡终于杀到那座城下,城头已经站满了凉山十二部的叛军将士。

    城池虽然破烂,城墙也不高,可是这些土兵守城,居然颇有章法。

    平叛军不得不怀疑,这些叛军中,是不是就有绿洲城护矿兵,摇身一变成了叛军的狗头军师。

    平叛军劳师远征,道路难行,本就没有携带什么重型武器,守城的土兵又突然得到了宋军守城的精要。

    这城久攻不下,肚里又没粮,平叛军只好灰头土脸地重返绿洲城。

    好歹那儿有石头城可以做为戍地,不用担心被人趁夜偷袭。

    但是等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绿洲城,城头却已飘扬起叛军的大旗。

    这还罢了,叛军还把那百余门消失的虎蹲炮,重新架上了城墙。

    原来,叛军之前摆下空城计的时候,这些炮根本没有搬走,而是就地掩埋了起来。

    在这些平叛军倾剿出动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解决了留守的一少部分官兵,然后重新占据了城池。

    平叛军变成了被征讨的对象,是可忍孰不可忍。

    放不下心中傲气,他们试图攻城。

    而正是这个一时激于意气的错误决定,让他们一脚踏入了陷阱。

    占据了地利,又有大杀器在手的叛军,他们根本就攻之不下。

    因为损失惨重,正在犹豫是否收兵的主将刚刚召集两员副将,想共同做一个决定的时候,榆叶城那边的土兵便衔尾杀来。

    绿洲石城上的叛军一见远处叛军大旗,马上开城门出战。

    两面夹击之下,一些饥饿难耐又连遭重挫的大宋士兵崩溃了。

    他们发一声喊,便放弃了阵营,落荒而逃。

    溃败一旦有人开头,在这种连番受挫、士气低迷的阵营中,便成了瓦解一切的开始。

    大宋平叛军变成了被驱赶的羊群,东奔西走,仓惶无措。

    其实,哪怕有少数人真的脱离了大队,得以逃脱生天,又如何回得了大宋?

    他们不是被泄愤的当地土著杀死,也会被抓走,拖进深山老林。

    从此在暗无天日的地方做一个农奴,一直到死。

    乔老爷果然不用运粮来凉山州了。

    若他的粮真的运进了凉山州,那就完全变成了“资敌”。

    不过,他最担心的事,也终于爆发了。

    如果说之前还有很多人相对迟钝,没有联想到凉山州之变对于川峡的影响。

    那么现在,他们意识到了。

    以前没有凉山州金铜矿的产出,川峡经济自成一套系统,倒无没事。

    但是自从有了绿洲城铜金矿,它被迅速接入了川峡经济圈。

    并且取代了原来的铁钱货币体系,那就不一样了。

    越丰富、越细致的经济体,承受重大变故的风险能力越弱。

    再加上之前许多豪绅大户或只为牟利,或出于被排挤的报复,不断收入铜钱,却不放出。

    钱荒在川峡地区尤其是经济最强大富饶的成都府路,率先爆发了。

    一时间,钱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