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初识,生离,死别 (第3/3页)
    “贸然改变,影响太过巨大。”
    “毕竟,迁都,迁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还有人口等各方面的问题。”
    “百姓故土难离,让他们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他们自然是不愿的。”
    “另外,顺天本就是边境重镇,距离前线实在是太近了。”
    “一旦发生意外,大明恐有亡国之危啊!”
    “而金陵,位于大后方,战略纵深足够宽阔,沿途还有黄河长江这等天险。”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金陵都是最适合作为京师的。”
    “父皇,儿臣句句发自肺腑,恳请父皇能够三思,不要迁都了。”
    言罢,朱高炽重重叩首。
    朱棣指着儿子,气的手指颤抖。
    他为什么要迁都,还不是为了大明。
    儿子为什么就不能理解他呢?
    臣子不理解,反对,他可以不在乎,但是儿子带头反对,让他很伤心。
    如果媳妇儿还在的话,肯定能理解自己。
    朱棣的心很累!
    “滚,给我滚!”
    “朕不想看到你。”
    朱棣指着门口,怒吼。
    “儿臣告退!”
    朱高炽艰难的起身,就这样退出了御书房。
    恰在此时,杨轩入宫来了。
    看到朱高炽拖着具有肉感的身体,走出御书房。
    便迎了上去。
    “师叔。”
    “我刚听见陛下好像在骂人,咋回事儿啊?”
    “嗨,还不是在骂我。”
    朱高炽道。
    “你俩又吵架了?”
    杨轩问道。
    没了徐妙云这个调和剂,朱棣和太子朱高炽之间的矛盾也渐渐暴露了出来。
    毕竟这父子俩,一个是马上天子,行事极为霸道,一个仁慈宽厚,凡事以仁为本。
    治国理念不同,矛盾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朱高炽每次都是默默忍受着父亲的怒火,等到对方发泄完。
    当然,该坚持的,他还是会坚持。
    听到师叔的话,朱高炽没有否认。
    “因为迁都的事儿?”
    杨轩又问。
    这事儿并不难猜,支持迁都的人本就不多,反对者甚多。
    其中太子朱高炽更是带头反对迁都,这事儿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嗯。”朱高炽点了点头。
    “师叔,您帮忙劝劝父皇吧,迁都真的不行。”
    “他现在一副铁了心的样子,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您和父皇相交多年,想必您的话他应该会听。”
    朱高炽接着说道,想让杨轩帮忙。
    闻言,杨轩却是没有如朱高炽想象的那样直接答应。
    而是反问道:“你为什么不同意迁都?”
    “这……”朱高炽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就问:“师叔,您也同意迁都?”
    “嗯,迁都好处多多,为什么不同意呢?”杨轩再次反问,倒是给朱高炽整的有点不自信了。
    “你回去后,代入陛下那个位置,好好想想,他为什么要迁都。”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肯定能明白。”
    “好了,我先进去看看陛下。”
    说完,杨轩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转身走向御书房。
    来到门口,见王忠正准备给朱棣禀报,杨轩赶紧用眼神示意他不要说。
    王忠点点头,然后便挥手让外面的太监都离得远一点。
    免得听到什么不该听的。
    迈步跨过台阶,进入御书房中。
    就见朱棣正一个人生闷气发呆。
    “不是让你滚了吗,还回来做什么?”
    朱棣听见动静,以为是好大儿去而复返,当即骂道。
    “哟哟哟,这谁啊,这么大的气性?”
    杨轩一边走来,一边打趣似的笑道。
    “你怎么来了?”
    见来人是杨轩,朱棣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些。
    “听说你要迁都,所以进来看看你。”
    杨轩说着,在朱棣的对面坐了下来。
    “不过看你现在这样子,阻力怕是不小啊!”
    闻言,朱棣瞬间就变的气愤起来,并咬牙切齿:“还不是那个逆子,他竟然带头反对迁都。”
    “他眼里还有我这个爹吗?”
    “他是太子储君,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
    朱棣越说越激动。
    杨轩生怕他一把年纪被气出个好歹,便连忙安慰。
    “没事儿没事儿,我理解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