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十万人不够,那就二十万,三十万 (第1/3页)
    被镇国公杨轩一直盯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别人可能不清楚,但此刻的户部尚书却非常清楚。
    他也是久经官场的人了,当初在面对宣宗皇帝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大的压力。
    最终,他开口说道:“金陵户部,可以出两百万两。”
    “好。”
    “加上金陵户部的两百万两,那就是四百三十万两。”
    “若是不够,内帑也可以再出。”
    杨轩说了一声好,目光从户部尚书的身上收了回来。
    随后,他看了一圈在场的大佬,缓缓开口:
    “钱的问题解决了,现在咱们再来商议一下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呈碾压之势平定麓川叛乱。”
    话音落下,兵部尚书王骥率先发表了意见。
    他是永乐五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宣德朝升迁至兵部尚书。
    其人才识兼茂,历练老成,兼且善于用兵,长于应变。
    去年反击鞑靼阿台汗的战斗,他就曾担任督军。
    与蒋贵分道夹击,转战两千余里,击破扰边的阿台汗军,迫使阿台汗、朵儿只伯远逃。
    为阿台汗被脱欢所杀埋下伏笔。
    王骥对战事的认知要强过许多武将勋贵,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对于他的建议,杨轩也是比较看重的。
    随后,杨轩又询问起了杨士奇等人的建议。
    直到张辅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杨轩又让人将西南地区的堪舆图给拿了过来。
    堪舆图不小,铺在众人中间的地面上。
    杨轩起身,走到堪舆图前,手中拿着一根细长的杆子,在堪舆图上指指点点。
    “西南多山地,不利于我军作战,而敌军主场作战,熟悉环境,战斗力能发挥出十二分来。”
    “……”
    “既然十万人不够,那就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
    杨轩最后这句话说的大气磅礴,令人热血不已。
    他握紧长杆,目光停留在众人的身上。
    “没错,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其他一切皆是虚妄。”
    张辅很认同杨轩的话,当即附和道。
    其余人如杨士奇等眼神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