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用心良苦 (第2/3页)
。
但道爷不在乎。
“建文帝如何?若他有主见,当知晓削藩之事只可徐徐图之,不可急切。前汉就有先例在,他却视而不见……朕以为,他是被黄子澄等人左右了。”
帝王被臣子左右,这兴许不是昏聩,但绝对是平庸。
“若彼时外敌大举入侵,以建文帝身边那群心腹的所作所为来看,弄不好便是另一个土木堡之变!”
夏言深以为然,“正是。”
“后来……仁宣不过平庸。”
成祖看重的好圣孙,终究只是平庸之辈,未能延续他的高光时刻。
“后来的……”道爷摇摇头。
仁宣之后的帝王,说实话,乏善可陈。
“仁宣之后,也有能力不凡之帝王,可成祖之后,臣子势力渐渐扩张,一步步压制住了帝王。”
“你夏言以为朕会震怒,乃至于对庆之下手,可对?”
“是。”夏言并未否认,双手不禁紧紧握拳。
“在朕眼中,老三老四……”道爷思忖了一下,“老四看似聪明,可手段太软,压不住臣子。老三……手段有一些,不过,依旧压不住臣子。”
历史上朱老三就没能压制住臣子,反而和臣子们缓和了关系。
你好我好大家好,结果臣子势力迅速膨胀,到了万历帝时,若是张居正真想谋反,以他当时执掌的权力……这事儿还真难说。
“从得知他那番话后,朕思忖了许久。这瓜娃子还装模作样和朕探讨什么宗室革新,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若非知晓他初衷,朕……”
道爷的眸中多了一抹冷光。
夏言脊背发寒,“庆之本是出于公心。”
“故而朕点了头。”道爷淡淡的道:“他不肯,亦不敢把那番谋划和朕说,你夏言说了,此刻可是忐忑不安,心中绝望,脊背发寒?”
这还是那位聪明的让人胆寒的嘉靖帝啊!
夏言点头,“是。”
“你这老儿小觑了朕!”
道爷轻蔑的道:“若是这一切不变,朕去了之后,老三不是执拗的性子,必然会选择与臣子言和。一旦言和,臣子便会反攻倒算……”
道爷叹息,“朕想告诫后世儿孙,莫要与臣子妥协。可思来想去,若是不妥协,朝堂之上君臣对立,这大明国祚还能延续多久?”
“庆之当初说过,若是一切不变,最多百年。”夏言说。
“是啊!百年,朕的孙儿……或许是重孙吧!便会沦为亡国之君。”道爷眸色深沉,“想想前宋时徽钦二帝,想想被异族杀戮凌辱的宗室……朕,岂能坐视?”
道爷猛地起身,夏言随之抬头,眼中有震惊之色。
道爷的意思……竟然是赞同庆之的谋划?
“朕不能坐视,可当如何扭转这等危局?”道爷目光炯炯,“朕与臣子争斗多年,君臣不睦。老三与臣子言和,正当其时。”
君臣长久对峙,迟早会发生不忍言之事。
“时日久了,不是帝王忍不住出手清洗朝堂,便是臣子忍不住谋逆,改朝换代。”道爷眸色苍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