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城隍庙的张道长还真有几分本事 (第1/3页)
又过了两天,依旧下雨,唯一欣慰的是雨水渐渐地小了,并且会出现短暂的天晴。
王县丞笑着说:“大人,再过两天就应该停雨了,你看看外面的云层,少了很多。哎,要是明天以后不下雨,出大太阳该多好啊。”
不是王县丞多么“爱民如子”,而是他家是大地主,在沅陆县有不少良田。
这些日子提心吊胆,害怕雨一直下个没完没了,他家的地怎么办?
特别是看到地里一串一串沉甸甸的谷子,王县丞更是心急如焚。
今年夏收水稻长得好,肯定大丰收。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欠晴天,欠大太阳了。
吴主薄也欣喜地看屋外,好似要天晴了,雨已经不下了。
笑着说:“大人,城隍庙的张道长还真有几分本事,预测七天内必定停雨,哎,算得真准,下官看明日就能停雨,后日乌云就消散,太阳露出头,大后日晴空万里,正是收割时。再晴天个几日,就能把谷子晒干入库。哎,天公作美。”
孙山:.....
望了望外面的天空,好似真的朝着张道长所说的那样,七天内会天晴。
可事实张道长根本没说,是孙山自己说的。
这...这种感觉特别憋屈。
当然就算憋屈,孙山也高兴。
点了点头说道:“这些天要求准备好的禾刀,打谷桶,晒谷凉席等等已经各就到位没?”
王县丞拱了拱手回复到:“大人,已经准备好了。是让里正过来拿,还是让官差送过去?”
春耕要准备耕犁,爬犁,锄头等,夏收自然要给百姓准备禾刀等。
根据各镇的需求,一一分配下去。当然用完后,得上交。
至于农具的损耗,好的官府自己承担,不好的官府借机赚钱。
孙山属于那种“实名制使用”。
损害后,陈述原因,如果合理就通过,不用赔偿。如果不合理,赔钱。
没钱赔也无所谓,“以役代还”。
孙山想了想说道:“今日或者明日让官差直接给各镇送去,做好登记。到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