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小肥妹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耳白过面 (第3/3页)
不想地把小肥妹夸成一朵花,好让苏氏多捐些供养钱。
    城隍庙最需要,最喜欢这种“封建迷信”的官太太,富太太。
    孙山依旧狐疑地看着孙伯民,不过应该没什么事,要是有汪嬷嬷肯定第一时间汇报。
    汪嬷嬷是孙山最重要的情报头目,没汇报,证明无关要紧。
    要是汪嬷嬷知道孙山这么想,肯定会说:老爷,虽然我身为你的细作,但我是从何家出来的,关乎小姐的子嗣问题,肯定站在小姐这边。
    老夫人和老太爷求孙子之事,肯定不会向你汇报,免得你也跟着心急起来。
    毕竟二十好几,还未有慈姑丁传香火,老爷你平日虽然不说,但肯定也好心急。
    是小姐对不起你,所以轻易不能提起,害怕提起小姐会遭罪。
    如果孙山知道汪嬷嬷这么想,肯定骂她想太多了。他哪里表现出急需慈姑丁?一个小肥妹已经难搞了,再来一个,更是头疼了。
    孙山一伙人走了一天一夜,夜幕降临,便找个村子落脚。
    护卫们早就有经验了,熟门熟路地找上村子祠堂过夜。
    虎鸣好奇地东张西望,问道:“义父,平时你出去巡视,也是这样住的吗?”
    官大人出行不是“乘肥马,衣轻裘”的吗?
    怎么义父出行穿得像个老农民,住得更是简陋呢?
    这简直颠覆了虎鸣在书上读到文章的认识。
    孙山摸了摸虎鸣的小脑袋,笑着说:“好虎鸣,咱们当官的,能不给百姓添麻烦就不要给百姓添麻烦,知道不?咱们当官的最重要为百姓做事,而不是欺压百姓。”
    顿了顿,继续说:“好虎鸣,莫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我们从农家出来,就算当官了,依旧是个耕田佬,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自己的来处。
    我们和那些出身富贵的子弟不一样,我们更懂得农民的苦,不能因为考取功名,身份变了,就把自己的来处忘记了。”
    虎鸣似懂非懂地点头说:“义父,孩儿现在不是很懂,我先把你的话记在心里,将来一定会懂。”
    孙山不由地笑了笑,真是个诚实的好小子,不会不懂装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