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8章 棉兰老的困境(第三更,求订阅) (第2/3页)
限制了她们的职业。
不过在棉兰老以及泗水,无论男女都是需要服兵役的。他们实行的是全民兵役制度。
所以,哪怕就是作为外来移民的陈慧,也曾在军队中服役一年。
“所以这就要求警察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扫行动。
每隔一段时间把他们赶出去,每隔一段时间再放他们进来。如此反复循环,他们也就没有了留在这里的想法了。”
陈慧将目光从机窗外收回来,然后她说道:
“我们和长安不一样,这里有着先进的科技,而我们呢?
虽然我们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可也就是带来了虚高的GDP而已,我们所需要的是工业,我们需要工业来提供就业岗位,而技术上的落后,让我们的产品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廉价的非法劳工就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好选择了。”
作为通商产业部的中层官员,陈慧非常清楚棉兰老经济上的不足以及制约棉兰老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技术上的不足!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而且技术上的不足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在技术上远远落后于长安。这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生产领域,同样也局限在学术领域。人才……”
稍微顿了一下,然后陈慧说道。
“人才!
对于我们来说,最稀缺的就是人才,在棉兰老……最好的学生总是会考到南洋大学,东宁大学以及其他sEA的大学,后来有多少人回来了呢?”
如此反问一句之后,陈慧摇着头说道。
“没有!
几乎没有人回来,哪怕是我们每年都会到南洋大学参加校招,可是,有几个人愿意回棉兰老?”
陈慧的反问让许志文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他说道。
“哎,这我也知道呀。毕竟人往高处走嘛。”
其实如果当时他能够考上南洋大学的话,他也会留在这里的。
毕竟在这里意味着收入更高,生活更好。
“所以,我们最好的人才都到了这里,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能够在技术领域上取得突破呢?
对了,去年获得“科学突破奖”的黄明勋,就是棉兰老人,他是在化学上取得了突破,报纸上说他未来很有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现在他是南洋人。”
随后陈慧不禁长叹了一口气,诺贝尔奖——棉兰老子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人获得。
而sEA呢?
17年前,阁下发表演讲,宣称要在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而现在仅仅只过了17年,sEA就已经获得了15个诺贝尔奖!
按照这个速度最多再过17年,阁下年提出的目标就会得到实现。
而且对此科学界是一致认同的,他们甚至排出了潜在的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选以及他们的学术成果。
这样的人选多达12人,只不过人类对科学创新的认知永远都是滞后的。
就像光纤一样,他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