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6章 SEA的动力之源(第三更,求订阅) (第1/3页)
屏幕里的晚间新闻中,出现了儿童医院的画面,然后又切换到了医生的办公室,王玉杰医生穿着白大褂,胸前别着听诊器,坐在镜头前,面前摆着一迭患儿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
记者拿着话筒,看着医生问道:“林医生,您发现心得安能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这一突破让很多家庭重获希望,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的心情吗?”
王玉杰拿起一张照片,照片上是第一个患儿胸口的血管瘤从深紫消退到淡粉的过程,他指尖轻轻拂过照片,语气带着欣慰:
“最初只是为了治疗孩子的心肌病,没想到会有意外收获。看到孩子们的血管瘤慢慢消退,家长们露出笑脸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镜头拉近,能看到他眼底的温和,言语真诚。
“接下来您有什么计划?”记者追问。
“我们会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希望能让这个治疗方案帮助更多孩子。”王玉杰的回答简洁却坚定。
此时,太平市的一间酒店里,刚刚结束与选区视察的李奕轩正坐在沙发上看新闻,手里端着一杯热茶。看着屏幕上出现在的医生时,他手里的茶杯顿了一下,眼神瞬间亮了。
旁边的王秘书刚整理完文件,见他这副模样,好奇地问:
“总裁,您认识王医生?”
李奕轩笑了,指着电视屏幕:
“王秘书,你看,这位医生是我读小学时的同学。”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盯着屏幕里的王玉杰,像是透过镜头看到了几十年前的场景:
“那时候,父亲要求我们要上普通小学,所以劳特蕾阿姨就把我送到学校,都是一年级的学生,进教室的时候,他坐在我旁边,他甚至还问我在哪个托儿所毕业,我当时压根就不知道这个……”
提到读小学时的经历,李奕轩现在总算是明白了父亲的深意,正是因为他像普通人一样读书学习,才让他真正的了解到了民间。
而不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看待普通人。他明白普通人想要的是什么,也明白普通人的生活是什么模样。
“嗯,后来,在介绍职业理想时,说他长大想当医生,治好多好多人的病。”
王秘书愣了一下,没想到总裁和这位知名医生还有这层渊源,便说道:
“真没想到,王医生小时候就有这么明确的目标。”
“可不是嘛。”
李奕轩的语气带着回忆的暖意,嘴角不自觉上扬,说道:
“他那时候特别认真,上课记笔记比谁都仔细,放学还帮同学补习功课。后来他考上了医学院,我们就断了联系,现在他真的成了能治病救人的好医生,或许,这就是梦想走进现实吧。”
他顿了顿,补充道:
“说起来,他也是我上小学时,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电视里,王玉杰还在回答记者的问题,声音清晰而温和。李奕轩看着屏幕,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感慨:
“小时候的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