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6章 SEA的动力之源(第三更,求订阅) (第3/3页)
奇迹,虽然一开始靠的是从英国引进技术专利的20万千瓦发电机组,可是到了五零年代后,超临界机组就成为了SEA联合电气公司重点攻关所在,靠着在金属材料上的突破,辅机及系统方面的成熟,SEA的超临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而且超超临界技术也取得了突破。
赤道奇迹的原动力是什么?
当然是电力了。
工厂需要电力生产,需要电力带动空调,正是靠着充足的电力供应,才有了现在的赤道奇迹。
而在通商产业部帮助南洋自由贸易区各国建立的产业规划中,电力都是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因为有了电,才有工厂的生产。
王秘书的眼睛瞬间睁大了,他之前只知道石油是支柱产业,却从没意识到煤炭的作用如此关键。
“总裁,您是说,这些煤炭才是我国工业的源动力?”
自从“石油危机”之后,全世界都认识到了石油的重要性,却没有想到,被人忽视的煤炭却如此的重要。
“没错。”
李奕轩点头,语气严肃,说道:
“没有煤炭,发电厂就转不起来,工厂的机器、城市的路灯、居民家里的电器,都得停摆。石油能换外汇,但没了电,连石油开采的设备都没法运转。说白了,这些黑色的煤炭,才是咱们国家工业的‘心脏’,没了它,整个工业体系都会瘫痪。
也正是因为它,才让我们安稳的渡过了石油危机,不至于伤着筋骨。”
王秘书听得目瞪口呆,他看着舷窗下方的绿色雨林,突然觉得那些隐藏在其中的黑色煤矿,比油田更让人震撼。原来最核心的产业,不是那些显眼的石油设施,而是这些藏在雨林深处的煤炭。
直升机渐渐降低高度,朝着那片黑色斑块飞去。随着距离拉近,王秘书终于看清了露天煤矿的全貌——茂密的雨林被开辟出一片巨大的空地,黑色的煤层像被掀开的地壳,裸露在阳光下。一台堪比十几层楼高度的轮斗挖掘机正缓慢转动着巨大的铲斗,一铲就能挖起几十吨煤炭,精准地卸到旁边的矿车上。
百辆重型矿车在矿坑与河边港口之间往返,车身比普通卡车大了三倍,轮胎比人还高,在黑色的煤堆旁像一列缓慢移动的钢铁巨兽。河边的港口里,几艘内河货轮正停靠在码头,输送带正不断将煤炭装进船舱,远处的河道上,还有货船正朝着发电厂的方向驶去。
“你看,从开采到发电,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李奕轩的声音再次传来:
“这些煤矿支撑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生产。很多人只看到石油的价值,却忽略了这些藏在雨林里的‘黑色黄金’。”
王秘书透过舷窗上,看着下方忙碌的采矿场景,耳边是直升机的轰鸣,心里却满是震撼。
虽然他知道SEA的煤炭都产自于这些雨林煤矿,但是却并不知道这这些煤炭居然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工业运转,这些煤炭就是默默提供动力的核心资源。
这片雨林里的黑色煤矿,才是真正支撑起国家发展的隐形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