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那就让他跪着吧 (第2/3页)
缅怀友人的醉将军。
“全线,反击!”
下达完这道命令,徐辉祖忽然有些疲惫,将自己藏身于大帐之内,身子深深隐没于黑暗之中。
战线的顺利,却并不代表朝中会安定。
相反,他担心朝廷那边,会有大事发生...
........
永乐二年,二月二。
这个本该龙抬头的日子,朱棣这头帝国之龙,却格外的暴躁。
李景隆殉国的消息传回国内,朱棣当场就有些崩溃,直接辍朝三日。
据消息说,战后李景隆的尸首都凑不全,是许多士兵扒在地上,一寸一寸的拼,才勉强拼回了不到一半。
谁也不知道朱棣究竟在后宫哭了多少次,唯起居注的官员,在本子上轻轻写下寥寥几笔。
曹国公薨,帝大拗,辍朝三日,连日哀哭。
曹国公府连夜搭起灵棚,举府痛哭不止,声震数里。
朝中的官员纷纷前往吊唁,以托哀思。
李景隆的女儿李氏,即嫁给晋王朱棡次子朱济熿的昭德王妃,闻噩耗连夜赶回京城,为父亲守灵。
是夜,群臣吊唁完曹国公后,却有几个家伙互相使个眼色,来到一脸悲伤的李增枝面前。
“李都督,节哀。”
李增枝漠然抬眸,点了点头:“有劳诸位大人吊唁家兄,感激不尽。”
“应该的,应该的”,一个御史忽然低声说道:“李都督,可否借一步说话?”
李增枝愕然,旋即默默起身点了点头:“请诸位移步书房一叙。”
谁也不知道几人说了什么,只是第二天一早...
“什么?李增枝跪在宫门口?”
朱棣一脸愕然:“他不给他哥哥守灵,跑皇宫来裹什么乱!”
黄俨一脸难为,“皇爷,李都督说,他说...”
“有话说,有屁放!”
朱棣隐隐觉得事情不对,脸色冰冷看着黄俨:“据实奏!”
“是,皇爷。”
黄俨理理思路,尽量组织温和的语言复述:“李都督可能是对晋国公有些什么误会,他觉得...他觉得曹国公殉国一事,是,是...”
“他是不是说,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