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 第679章 铸币一统

第679章 铸币一统

    第679章 铸币一统 (第2/3页)

去推动,去加持,去前行,哪怕前面取得再多显著成效,可一旦出现疲软之势,或者某个关键的人离去,那么就会导致全面崩盘的局面!

    “跟钱法对接的人,来了没?”

    听到余应桂他们讲的,朱由校没有直接讲什么,而是看向眼前诸臣,面色平静道。

    “臣在!”

    蒋臣有些紧张,在此等场合下,被天子点出,这对新跻身仕途的他来讲,还是很紧张,很激动的。

    天启二年的那场殿试结束,位列一甲、二甲的那批进士群体,就被安排到各个领域去磨砺,去摔打。

    就朱由校知道的那批人,他便知道天启二年的这届殿试,无疑是含金量很高的,不少青史留名者皆改变了人生轨迹。

    这批在天启二年得中的新科进士,其中有磨砺出来,摔打出来的,今后将迈向直通中枢各有司的道路,他们是一批新的群体。

    而在此后的数届殿试,还会有着与之相同的一批批新科进士,直到朱由校知晓的那些人全都跻身进仕途。

    这就是人才梯队的建设。

    尽管朱由校知道大明科举制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中,已经有了禁锢思想的趋势,但是改革科举,朱由校不会轰轰烈烈的去搞,而是会选择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以几年作为一个周期,去一点点的改和调。

    直到他想的那套彻底立稳跟脚!

    而等到那一日真的降临,大明将实现对教育与思想的全面整改,将促成普及教育的全面推广,将新兴一批各领域的高等教育院校,将彻底把科举与特权的紧密关系打破掉……

    教育是好的。

    思想是好的。

    可一旦沾染上特权,再好也会变成坏,这就是朱由校必须下狠手去搞的事,但是怎样说呢,数千年传承的科举制,想改好,那不是一年半载就能促成的。

    毕竟这套理念太深入人心了,也赢得太多人的支持,更别提这套体系下,让太多的人得到了好处。

    “钱法侍郎这边,核准要关停与合并的钱局有多少?”看着有些紧张的蒋臣,朱由校没有多说别的,而是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人,都是一点点成长的。

    不经历些事情,谈什么成长?

    所以要对新人有耐心,有包容,不能一味地去压,去磨。

    用人之道,这其中蕴含的道道太多了,哪怕是用其一生去学,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纪,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启禀陛下。”

    迎着很多投来的注视,蒋臣努力平稳心神,随即便作揖禀道:“截止到当下,北直隶要关停47处钱局,这部分钱局是因辽东、灾情等因素而增设的,本意是解决军饷用度,赈灾用度等,但是在实际的运转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甚至有不少从中谋取私利。”

    “而需要合并的钱局则高达79处,这其中不乏一些,地方有司未经中枢有司允准,就私下开设的,针对这部分的钱局,钱法侍郎的态度是严查追责,除了在北直隶以外,山东、河南、陕西、山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