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630章 历史再次变轨(合章4K6)

第630章 历史再次变轨(合章4K6)

    第630章 历史再次变轨(合章4K6) (第3/3页)

,咱们在北边撤了,岂不是”

    “哈哈哈!”

    对于王匡的顾虑,曹操是大笑三声:

    “王兄多虑了。”

    “袁本初早先便多次与我名言,三令五申的告知不可与冠军侯正面冲突。”

    “这次苏曜既然抢先得手,他那定然是不会自己犯忌的。”

    说完,曹操目光深邃的看了眼北边,点头道:

    “想来他这次会去河北。”

    “冀州牧韩馥乃是袁氏门生,他在那里定能如鱼得水。”

    王匡听了点了点头,想起来这次袁绍还有个之前董卓送上的渤海太守官印,而且这次大军讨董,粮饷主要也是人冀州牧韩馥运送的。

    袁绍回河北,那真是理所当然。

    当即,王匡便提出,两人继续结好袁绍的策略。

    他们想继续利用袁绍的名望,以及其骠骑将军的名号,暗中对抗苏曜的车骑将军令。

    对此建议,可谓是正中曹操下怀。

    因为他和袁绍早就是一伙的人了。

    他的东郡太守,就是袁家动员朝中势力在董袁反目之前给谋来的,一如袁绍搞来的渤海太守位一样。

    对于这天下局势,袁绍是有自己计划的。

    那便是“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南向争夺天下。”

    这说的便是正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冀州!

    而王匡也好,曹操也罢,他们都这些与袁家交好的人,都被派到了冀州周边的地区,而冀州牧更是调来了一个袁氏故吏的韩馥,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这一次讨董,袁绍便根本就没把剿灭董卓当回事,凉州太远了,他才不会去的。

    袁绍只是想要借着讨董之事提升名望,以待日后振臂一呼时,应者如云。

    他的根基在中原,在河北,而不在那关中西北之地。

    在历史上,袁绍便做到了这一点。

    那坐拥甲士百万,粮食足以维持十年的韩馥,虽然野心膨胀后不服袁绍,企图通过断粮来控制。

    然而,最终韩馥还是被袁绍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拿下。

    堂堂天下首牧冀州牧,最终在袁绍小计胁迫下,竟然自愧不如的亲手送上了官印,使袁绍反客为主。

    其靠的,就是袁绍积累下的鼎鼎大名。

    如今,虽然局势变化加速,但他们的目标却并未发生太多变化。

    曹操心知袁绍必来河北,于是一路上和王匡都在展望美好的未来。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袁绍的轨迹发生了些小小的偏差。

    洛阳东门外,袁绍营地。

    在纠结了许久后,袁绍终于做出了一个十分的艰难的决定。

    而听到他的话后,逢纪人都傻了,惊呼一声:

    “袁公不可啊!”

    “您难道忘了我们的目标了吗?”

    “您怎么可以随他苏曜去关中讨董?!”

    “咱们的根基不要了吗?”

    “万一您又有个三长两短那又该怎么办?”

    “更甚者,这会不会就是他苏曜故意的算计,想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把您除掉啊!”

    苏曜叫袁绍讨董?

    没错。

    与苏曜发给如曹操和王匡等诸侯的将军令不同,对于自领骠骑将军,而且同为联军盟主的袁绍,苏曜并未让他解散联军,而是邀请他与自己一道,共击董卓!

    这一下,可给袁绍整不会了。

    尤其是苏曜在信里还说了:

    “对付个跑路的董卓哪用得着那么多人?”

    “况且这路途遥远,道路险峻,大军通行不便,这十几万大军就别放这干耗粮草了,打发他们回家吧。”

    “袁盟主你只要带来两千骑兵,咱们一同出击,速战速决就足够了。”

    这话不但把袁绍听傻了,他手下文武官员们也各个都是义愤填膺。

    “好家伙!”

    “这家伙动动嘴皮子,就想让咱十万大军原地解散?!”

    “不过是拿下个洛阳城,怎么嚣张的好像自己是天下之主似地?!”

    郭图、陈琳、高干等文官们闻之咋舌,淳于琼和高览等武将们更是拔刀掀桌的:

    “依我看,不如咱们直接就跟他翻脸得了,强攻洛阳。”

    “他不过也就是万余兵丁么,有什么好显摆的,敢指挥到咱们头上来了!”

    强攻洛阳。

    随着袁绍的后军源源不断的从虎牢关赶来,不能说他没有动这个想法。

    然而,连续三日,袁绍都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虽然现在又多了几万部队,但苏曜却已经坐拥京师坚城,怎么看赢面都不大,他实在是没有信心。

    而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促使袁绍做出决定的,却是一颗人头。

    郭图的人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