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朱元璋:还远远不够!接着上强度! (第1/3页)
    在听到了朱元璋所下达的命令之后,李文忠都多少显得有些吃惊。
    显然是完全没有想到,这一次自己的舅舅兼陛下。
    把自己召过来后,所下达的命令,居然是这个!
    竟是要让自己,直接就把那些从外地进京的官员们,给一股脑的全部都给抓起来!
    这本来就足够吓人的了,结果现在,舅父令还非常罕见的用了胆敢反抗者,格杀无论这样的话!
    这等命令,一般只有对待那些罪大恶极的敌人之时,方才会使用。
    结果现在,舅父就是用到了这些官员身上!
    但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来,自己舅舅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有多恼怒。
    当下李文忠没有任何的含胡,连忙躬身领命。
    表示是自己一定会把事情办好。
    朱元璋又道:“除了这些之外,还要立刻把他们的行李这些东西,全部都给扣押了!
    ……
    武将之中,有不少也是和文官不太对付,看他们不顺眼。
    把所有的纸张,全部都给咱带过来,一片纸都不能遗漏!
    尤其是盖着地方官印的空白账册。”
    李文忠给这些人详细的划分了,他们各自需要负责的地方。
    说着,朱元璋就拿出两个厚厚的册子出来,将其递给了李文忠。
    我让亲军都尉府的人过去做,和嗯那里一同出手,这样要更快一些。”
    比如,这厚厚的册子,就是锦衣卫的功劳。
    全部都做在商议事情的大厅之中,陪着自己坐在这里,等待着天黑。
    现在好了吧?
    当下就再此郑重的抱拳领命。
    但是锦衣卫,终究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李文忠回去之后,立刻就召集手下主要将领,给众人传令,说此事。
    这些将领闻听此言,很多都是大吃一惊。
    并在第一时间里就进行搜查。
    武英殿内,朱元璋坐在那里,又一次批改起了奏章。
    李文忠闻言,心中为之一惊。
    把空白盖了印的账册都给烧掉,销毁关键罪证。
    陛下这次,不仅仅是动用了五军都督府,就是连亲军都尉府也要动用!
    就说那些人敢这么胡作非为,落不了一个好。
    或者可以说是,在洪武朝建立之后,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的阵仗!
    李善长这次非要作死,那可真的是做了一个大死!
    可谓是求仁得仁了!
    现在见到这些人要倒霉,自然是乐见其成。
    但并没有让这些人,立刻去执行。
    这是多少年都没这么的大阵仗了!
    李文忠领命而去,同时心里面对于这事儿,变得更为震动。
    动手之后,第一时间就将这些人都给尽数拿下,不给他们销毁证据的机会!”
    你要详细的安排好人,分头行动,各自负责一些客栈酒楼,会馆等地方,务必要做到不打草惊蛇。
    会把这个消息提前走漏。
    还有,城南的那块儿,就不用五军都督府的人动手了。
    不过却也有不少人暗自高兴。
    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可实际上却和李善长,或者是其余的一些人,暗中有联系。
    这样的话动静最小,也最能打那些人一个措手不及。
    从而导致计划出现一个很大的纰漏。
    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提前得到消息,走漏风声。
    而这些被他吩咐事情的将领们,李文忠也没有让他们出门。
    最小程度的,做到不打草惊蛇。
    而是准备等到入夜之后,再拿人。
    他如此做,是防范一手,担心这些人里,会有人吃里扒外。
    锦衣卫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并且在这一次弄关键罪证上面,也落后于梅殷那边。
    上位这次,是真的动怒了!
    “这是那些官员的名字,还有各自下榻的地方。
    “行了,咱就这些要求,你赶紧回去召集人手,该商议的商议,该制定计划的制定计划。
    陛下这次动了真怒,那在这件事上,他自然是要将之给考虑的到边到位……
    只不过,这次他批改奏章的速度,和之前相比明显要下降不少。
    这自然是因为,他很大一部分的心神,都在接下来的这件事情上。
    批改了一阵儿后,朱元璋才批改了三份奏章。
    便将笔给放下了。
    不再强行去做这件事儿。
    而是接着盘算起别的事情了。
    他这次准备玩个大的!
    不仅仅是要借助这个事儿,狠狠的把李善长这些人的嚣张气焰都给打压下去了。
    该杀的杀,该埋的埋。
    除此之外,还要弄一个更大的事!
    既然这些狗东西们,一个个心怀不轨,要招惹自己。
    如此这般的欺上瞒下,那自己就给他们好好的上上强度!
    朱元璋从来不是一个心眼儿多大的人,尤其又涉及到这种家国大事上,他的心眼儿就更不大了。
    ……
    在前往双水村的道路,一队人正在前行。
    有骑马的,有乘马车的。
    骑马之人的人,身披甲胄,行动之间,显得很有章法。
    一看就是精锐。
    这些人是燕王朱棣的燕王护卫。
    朱元璋给自己儿子们封了王,他并不是虚封。
    他是真想要自己的儿子们帮着他做事儿。
    他的儿子封王之后,年纪再大上一些了,都是能领兵,拥有兵权的。
    其中,直接受到他们掌控的,便是属于藩王的三护卫。
    朱棣都已经成亲了,属于他的燕王三护卫,自然是在之前,就已经是组建了。
    燕王朱棣骑马,走在马车之旁。
    显得神采奕奕。
    在马车内坐着的,自然就是燕王妃徐妙云。
    朱棣此番前去双水村,是要去见自己二妹,还有二妹夫的。
    最重要的是见自己的二妹夫。
    前面自己成亲,二妹夫还是受了不少的委屈。
    自己成亲之后,各种的忙,虽然也来了一次双水村那边,见二妹夫他们两个。
    但那次多少还是有些匆忙。
    所以朱棣要准备在中秋节之前,再到二妹夫那边去一趟。
    和二妹夫他们多说说话。
    除了表达一下自己,对那件事情的歉意和愤怒之外,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朱棣也是真觉的,和二妹夫相处起来特别的舒服。
    他是真认可梅殷这个二妹夫。
    而且这次时间点,也正好比较特殊。
    乃是中秋节之前。
    这个时候前去见二妹和二妹夫他们两个,正好能够体现出自己的诚意来。
    虽然都是自家人,但有些时候有些事,还是多少要有些讲究的。
    而朱棣这次所带的礼物也是诚意满满。
    当然,虽诚意满满,但看起来的话,也都是比较寻常东西。
    无非是瓜果。
    当然,其中不能缺少的就是月饼,
    朱棣所弄的月饼,自然是应天府城这边的高级货,一般人不容易买到的那种。
    这样的月饼拎着到二妹夫那边,虽然说不上有多上档次。
    但至少不会显得寒酸。
    在这次的事上,朱棣他们,显然是用了心的。
    当然,这其中的不少心思,并不是朱棣自己操的。
    而是他夫人徐妙云给操的。
    朱棣婚后生活非常的幸福美满,并且这徐妙云也确确实实是一把好手。
    心细,但做事又大气,很多事情上,朱棣想不到的地方,她都能想到。
    并且还不用朱棣操心,就能把人人情礼往诸多东西,都给安排的妥妥贴贴。
    十分恰当。
    完全不用朱棣担忧。
    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贤内助。
    能够娶到徐妙云,朱棣是真满意。
    而对于这一次自己所携带的月饼,朱棣也同样是很有信心。
    自己二妹他二妹夫他们肯定会喜欢。
    ……
    “二妹”
    “二妹夫!”
    朱棣,徐妙云看着迎出来了梅殷和宁国公主二人,满是欢喜的出声喊道。
    梅殷和宁国公主人,也都对着朱棣和徐妙云二人行礼,打招呼。
    彼此相见,十分热闹,又满是亲切。
    毕竟他们是一家人。
    对于徐妙云,梅殷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
    之前就曾见过,四舅哥朱棣和其成婚之后,也来过一次双水村这边。
    上一次彼此之间的相处就挺愉悦。
    虽然不是第一次相见,可梅殷看着眼前这落落大方,又十分漂亮,行为举止很得体的燕王妃徐妙云,还是忍不住为之暗自点点头。
    这四嫂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
    不愧是大将军徐达最为得意的女儿,都有些舍不得往外嫁的那种。
    上一次的到来,梅殷和他们之间的相处就很愉悦。
    这一次自然也同样是如此。
    梅殷发现,自己和这些嫂子们之间还是挺能合得来的。
    彼此之间相处起来,都很可以,很亲切。
    当然,吕氏这个太子侧妃除外。
    此人心机太重,好耍小聪明,标准的茶里茶气。
    梅殷和她,是一点都不对付。
    当然,真的严格算起来的话,她一个侧妃,倒也算不上真正的嫂子。
    “没带别的什么东西,买就带了点月饼,拎了点瓜果。”
    朱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