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一章 一锤定音! (第2/3页)
常的认同。
    朱雄英现在也没事了,就会被梅殷带着授一些课,打小就接触这些新知识,新东西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且不说今后会不会有人想要继续反对新学,为儒学翻案。
    就算是有,也绝对翻不起来。
    毕竟一次次的科举下,一代代的教育下来,新学早就已经深入人心。
    而且,也有着许许多多因为新学而受益的人。
    在这种情况之下,先不说会不会有人想要如此做。
    就算是有,也绝对折腾不出来多大的浪花。
    将会被现在的新学,给彻底的拍死。
    而梅殷在面对这么一个情况后,也不由的长松一口气,面露欣喜之色。
    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件事情只要得到了老朱的大力支持,那么就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意外。
    新学必然会流传起来。
    但是,他此时还是为之欣喜不已。
    因为他很清楚,这一个举措的意义到底到底有多大。
    历史上大明为什么明明拥有这样大的优势,却偏偏却固步自封?
    就是因为很多的思想观念,没有更正过来。
    原本的儒家思想,牢牢的占据主流。
    而各种工匠之类的学说,没有成体系的建立。
    也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地位。
    现在自己来了,把这些给补上了,并且还带来了超前的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诸多的知识。
    把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在大明这里进行教授下去之后,自然而然的将会催生出许许多多的行业,许许多多的相应人才。
    能够促进大明的飞速发展,促进华夏的腾飞。
    一人力量终究有限,众人力量合在一起,才有着无限的可能。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可并不是说说而已。
    而是真真正正的事实。
    而在梅殷如此想着,大明充满新气象之时,倭国那边,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新气象……
    此时,朱棣也打起了属于他大明亲王的全部仪仗。
    眼前这个,还没有大明大县城建的好的倭国南朝都城上,此时已经是插满了大明的旗帜。
    众多大明的将士,披坚执锐立在上面,威风凛凛,自带着一股子肃杀之气。
    还有属于天朝上国的泱泱大气。
    这个时候,这所谓的都城的城门为之大开。
    所谓的倭国皇帝,身上扒光了衣服行牵羊礼,点头哈腰的走着出来。
    后面跟着众多属于倭国这边的贵胄。
    所谓的牵羊礼,就是被人用绳子拴着命根子,牵着而行。
    并不是说皇帝牵着羊,来进行出降。
    而行过牵羊礼的皇帝,就有宋朝的宋真宗赵佶父子。
    当真是屈辱至极!
    这个时候的倭国皇帝等众多的人,已经不觉得有什么太多的屈辱了。
    因为他们是真真正正的,被眼前这大明高贵的王爷,还有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的大明的将士,给彻底的折服了。
    一个个心惊若死!
    话说,六天之前,朱棣率领着大明的东海舰队,来到了倭国这边对倭国进行讨伐。
    而倭国这里,对于大明的舰队前来,基本上是不怎么担心的。
    实际掌控着倭国南朝朝政的怀良亲王,做出了充足的准备。
    把岛津等三家的水师,给汇集在博多湾那边埋伏起来。
    准备抽冷子对大明水师,进行一个致命偷袭。
    这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
    毕竟他们可是足足汇集了一万多人,那可是他们最精锐的水师,以往的都是战无不胜的。
    就算是大明的水师,遇到他们的水师,也只有落败这么一条路可走。
    而怀良亲王,以及这众多的倭国人,对迎战大明之所以如此有信心。
    除了他们强大的水师之外,还因为他们这里,乃是被神风庇佑的地方。
    当年忽必烈可是组织了三次超大规模的征伐,但每一次都是遇到了超大的神风,被刮了个七零八落。
    剩下的那些人,从博多湾进行登陆,也被用护国神垣给拦了下来,没能越过一步。
    这是他们最大的底气之所在。
    当年的忽必烈有多强有谁不知?
    那当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就是这样的人,却在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