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3章 为了案件本身,争论! (第2/3页)
留在车里面,恰巧说明肇事司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也没有知情的可能性。”
“因为他不会怀疑公安的破案能力,如果他真的知情,做了这种事,他会不会担心自己的家人被公安查到?肯定怕,所以他肯定不会把这么明显的证据留在车里面,早就把酒瓶子丢了。”
“可他是怎么做的?很随意的把酒瓶子放在车里。”
“我们只要检测一下酒瓶口的唾液,就可以知道他是谁,就能借此机会找到他的家人。”
“如果他真的是知情人,他会给家里人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吗?会出现这么大的纰漏吗?绝对不会!!”
“这还只是第一点!”
“第二点,刹车线为什么要剪断?如果他是知情人,是不是多此一举?”
“红路灯恢复供电之后,刚好遇到市纪委的车辆直行,肇事司机本想刹车礼让,结果发现刹车失灵。”
“在这种情况,人不仅喝了酒,又处于如此突然的情况,司机可能操作失误,导致车辆加速最终发生车祸,这也符合为什么货车突然加速的原因。”
姜卓民紧皱眉头说道:“纵然你说的有道理,但毕竟只是猜测,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
“我们省厅的意见很明确,倾向于肇事司机知情,他为什么他要喝酒?因为酒壮怂人胆,也为了麻痹自己,至于酒瓶子为什么在车里?是因为他喝多了,思维不灵敏了,自然不会想那么多。”
“第二,如果他不知情,为什么手机不在车里?他要是不知情似乎没必要扔掉手机吧?可他这么做,很明显是怕别人查到他。”
“第三,刹车被剪断,可能是背后的人想以绝后患,车祸更彻底一些,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姜卓民自然也有好几个理由,回怼杨东。
两个人都是为了破案,不是为了意气之争。
杨东听着姜卓民的话之后,也不跟姜卓民继续争竞,
因为自己目前缺少足够的直接证据链作为依托。
省公安厅目前的推理是基于证据,所以这么想是合理的。
“所以我需要进一步的找证据,找新线索。”
杨东开口,朝着姜卓民示意。
“你们扫黑组可以跟着我们省厅的同志,一起去到事故现场找证据。”
“但我可以告诉你,事故现场已经被清理掉了,基本上没有什么新证据。”
“还有,货车途中停车的路边,我们也找了,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