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七百八十七章:叶赫那拉·顾命八臣

第七百八十七章:叶赫那拉·顾命八臣

    第七百八十七章:叶赫那拉·顾命八臣 (第3/3页)

。”

    “他们这话什么意思?”

    布木布泰一脸难色。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大清不是具体亡她手里,那也是间接亡她手里了。

    ……

    【按照清朝的制度,旗籍官员的女儿都要参加选秀女。】

    【咸丰元年(1851)正值选秀女之年,那拉氏恰好十六岁,镶蓝旗的官员们也在此年秋天将其登录在案呈送。此是咸丰帝上台后第一次选秀女。】

    【咸丰此次最为倾心的是广西右江道穆杨阿的女儿,年仅十五岁的钮祜禄氏。】

    【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九(3月31日)祜禄氏封为贞嫔,命于五月十五(6月14日)入宫。】

    【入宫仅几天,便跳过妃一级别,晋为贞贵妃。一个月后,又跳过皇贵妃,拟为皇后。】

    【咸丰三年十月(1853年11月)未经“嫔”、“贵妃”册封典礼的钮祜禄氏,直接举行了立皇后的典礼。】

    【而宫里晋升速度仅次于钮祜禄氏的,就是那拉氏】

    【咸丰四年二月二十六(1854年3月24日)咸丰晋那拉氏为懿嫔,这是入宫女子中除皇后外第一个晋升的。】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1856年4月27日)懿嫔生子载淳,著封为懿妃。】

    【仅过了一个月,咸丰再晋那拉氏为懿贵妃。】

    ……

    大唐。

    李世民皱着眉头。

    “这一幕……甚为眼熟啊……”

    众人不搭话。

    那可不是眼熟吗。

    你把咸丰改成李治,那拉氏改成武则天。

    更眼熟!

    ……

    大唐·玄宗时期

    “完了。”

    李隆基一拍双手,嘴一撇。

    “废了!”

    “清朝这不废了吗!”

    “后面的剧情朕都能猜到了!”

    “顾命八大臣被清除,她直接太后垂帘听政!”

    “弄不好也能当个皇帝玩玩。”

    “这不就武周翻版吗。”

    大清·咸丰时期

    懿贵妃还在晕头转向中。

    周边的宫女太监神色却不太对劲儿了。

    欣喜、惶恐、兴奋、害怕。

    种种情绪繁杂多端。

    “把孩子抱过来,封闭宫门。”

    懿贵妃对着身边的太监细声一句。

    她感觉事情在往一种极为恐怖的方向发展。

    ……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八(1861年8月23日)“赞襄政务”八大臣上钮祜禄徽号为母后皇太后。】

    【七月十九(24日)上那拉氏徽号为圣母皇太后。并说是两宫并尊,但以时间的先后来贬抑那拉氏。】

    【同日,肃顺等进见两宫皇太后,讨论公文处理程式。肃顺等人主张,奏折由八大臣共同阅看,谕旨由八大臣共同拟定,然后请两宫皇太后分别钤盖“御赏”、“同道堂”之印,但皇太后不得更改谕旨。】

    【两宫皇太后坚持要阅看奏折,所拟谕旨经她们认可后方钤印生效。】

    【这是“赞襄政务”八大臣与两宫皇太后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

    大清·雍正时期

    “她们是想干什么?”

    雍正感受一丝不对的苗头。

    肃顺等人的方式才更符合皇帝的临终意愿。

    咸丰虽发下那两颗印章,但只是希望钮祜禄氏、那拉氏在涉及皇位安危时出面干涉。

    平日里只是象征性的“虚君”,起震慑作用罢了。

    “要求谕旨经认可后方钤印,还可说是合乎咸丰颁下印章之用意。”

    “而要求阅看奏折,这就是后宫干政!”

    ……

    大清·道光时期

    道光看着天幕里两宫太后与大臣们的争执,脸色不善。

    她们二人看得懂奏折吗?

    为什么两宫完全一致行动?

    钮祜禄氏虽无子,但毕竟是嫡母,何苦趟这浑水?

    道光看着躲在钮钴禄氏身后的那拉氏,眸光闪烁。

    “借刀杀人?”

    ……

    【面对两宫的强硬态度,肃顺妥协了。】

    【看奏折毕竟是皇帝的权力,两宫口口声声以小皇帝的名义出头,他也难以阻挡。】

    【而且他也不在乎两宫太后的行为,毕竟后宫不得干政是祖制,他更关心依旧是在北京的奕訢,认为这位控制京城局面的昔日皇弟、今日皇叔,未列入“赞襄”之列,肯定会有动作。】

    【于是,肃顺又以小皇帝的名义发下一道谕旨,既让奕訢参与“恭理丧仪”,又明令他留在北京,不必前往热河。】

    【但肃顺不知道,他的一名心腹领班,军机章京曹毓英早已暗地里向奕訢投诚,恭亲王已经掌握了热河的一举一动。】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