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赢政:以后你儿子就是我儿子,我姑娘就是你闺女! (第3/3页)
陷入一阵沉默。
长孙无忌正听的津津有味,就感觉气氛突然不对。
他抬眼看了一下。
太宗陛下一脸黑。
大外甥一脸尴尬。
这突然是怎么了?
嘶!难不成是突然想起武媚娘了!
长孙无忌痛苦的闭上眼睛。
造孽啊!
刚才还好好的,这也没人提起,怎么就想起她了!
唉……该说不愧是父子俩吗?突然同时想起那个女人!
不行,这个时候应该是我出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长孙无忌下了决心,要挽救父子关系与狂澜!
“太宗陛下,陛下,所谓大丈夫立功业与天下,必受筋骨劳志之苦。”
“能够承受责任范围内的弊病的人,是天下的主人。
“一般人是没有能力承受、也不可能承受、也承受不了的。”
李世民与李治对视一眼。
他叽里咕噜的说一大堆,说什么呢?
“辅机言之有理啊……”
李世民是习惯性的承认错误。
别管错不错,先认了再说。
长孙无忌一听就明白了。
太宗陛下再不想听且不愿追究的情况下,就爱拿这话搪塞人。
但这也说明太宗陛下不是很在意这件事。
好!这面解决了!
他看向李治。
李治总觉得他舅舅有问题。
但又想不明白是什么问题?
不过此时最重要的是工业化和刮世家的财,所以他想什么也不重要,后面再套呗。
想罢,李治也笑道:
“舅舅说的对,稚奴受教了。”
长孙无忌脸上浮起微笑。
又是拯救大唐的一天啊。
……
【《蒲安臣条约》签订后,华工赴美人数持续上升,1868年是五千一百五十七人,1869年是一万两人八百七十四人,1870年是一万五千八百二十五人,仅这三年就共计有三万三千八百五十六名华工前往美国寻找就业机会。】
【而此时,由于发端于19世纪50年代的加州淘金热,在70年代进入了衰退期,大量白人淘金工的生活陷入困顿。】
【1873年纽约股市狂跌,美国开始了一场长达十余年的经济萧条,加州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美国本土工人的就业机会与薪酬水平锐减,结果便是华工成了社会怨气的迁怒目标。】
【而为呼应白人选民的诉求,加州地方政府在1870年前后出台了许多歧视性立法,来限制华人的工作范围,以保障本土白人的就业。】
……
{旧金山议会曾通过一项《立方空间法案》,规定市内住屋每一成人住客需有500立方英尺(约合14.2立方米)之空间,该法案明显是针对地狭人稠的中国城华侨而设,法案出台后两个月内有247名华侨被拘控。}
{旧金山市议会还通过了一项《街边挑担法规》,不准市民在人行道上肩挑竹篮走动,违者罚款5美元,目的是为了禁止华工通过挑担的方式承接运送货品的工作。}
{类似者还有《洗衣馆法规》,规定不用马车送货者,每季度需缴税15美元,针对的也是华人。}
{只因当时华人主要以人力运送衣物,收费比白人洗衣馆低廉。}
{此外,白人矿工还修订了采矿条令,“不允许中国人在比尤特河的戴尔蒙德维尔河口以上采金,也不允许他们在这些地方拥有采金点”。}
{针对性太强了,这就是歧视,这种现状持续到现在。}
……
【以上种种地方性法规,虽说是在“回应民意”,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它们对华工的歧视,与中美《蒲安臣条约》里的“最惠国待遇”存在严重冲突。】
【这种冲突,直接导致大多数州政府和市政府颁布的针对华工的法规被美国最高法院判定违宪。】
【这种冲突,也使得美国总统候选人不愿意公开表态支持“排华”】
【1879年的美国第45届国会上,来自西、南各州的议员联合提出了著名的《十五旅客法案》】
【简单来说就是任何赴美船只,中国乘客人数不可超过十五名,违法者将被处以每多载一人即罚款一百美元并监禁六个月的严惩。】
【清廷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试图阻止该法案通过,但无效果。】
【众议院的投票结果是155票赞成,72票反对,61票弃权,法案获得通过。】
【参议院的投票结果是39票赞成,27票反对,9票弃权,法案也获得通过。】
【但因为《蒲安臣条约》的缘故,美国总统海斯希望西部各州与国会采取外交手段与清廷谈判,来阻止华工进入美国。】
【而两国谈判的结果,就是在1880年签订了《中美续修条约》。】
【清廷同意美国控制华工的流入。】
【《中美续修条约》的签订,意味着《蒲安臣条约》里中美两国在移民问题上权利对等的条款被废除了。】
【有了《中美续修条约》为依据,1882年,美国顺利出台了《排华法案》】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一是绝对禁止华工入境十年。】
【二是其他居美华人,如果没有适当的证件,一律驱逐出境。】
【三是船主须提交船上中国旅客的名单,每发现带入一名不合该法的中国人,将对船主处以罚款五百美元并监禁一年的惩罚。】
【四是今后各地均不得准许华人归化美国公民。】
【清廷放弃《蒲安臣条约》,加重了赴美华人的悲惨境况。】
【评价E级·得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