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张辽袭城 (第1/3页)
挑拨没有成功,曹昂倒也不意外。
若是孙权当真就这么容易的入彀,他反而要怀疑起对方的居心了。
曹昂还想开口说些什么,可孙权却没再给他机会。
“曹将军,外臣此来,乃是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传信的。”
孙权说罢,从怀中取出一封帛书,恭恭敬敬的起身弯腰,将书信递过额头。
曹昂愣了一下,随即,司马懿起身走了过去,从孙权手上接过帛书,然后递到了曹昂面前的案几之上。
曹昂看着面前的书信,迟疑了一霎,随即将书信打开。
书信乃是以刘封的口吻所写,只是从字迹上来说,便绝对不会是刘封亲笔。
书信的内容很是简单,主要提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回顾往昔的交情,以及两家的盟约。
第二件事,是谴责曹氏不顾盟约,襄助张鲁、刘璋、刘表等人,制造裂痕。
第三件事,则是告知对方曹仁现下的情况。之前为孙策、黄权伏击时,曹仁为孙策箭伤,如今抢救了回来,只是伤势不轻,需要卧床静养。
最后一件事,便是劝说曹昂投降。
刘封给出的待遇十分优厚,只要曹昂愿意开城投降,条件都可以谈,哪怕直接放他回荆北也未必就不行。
不得不说,看到这样的条件,曹昂的的确确心动了,不过也仅仅只是心动罢了。
眼见曹昂没有说话,孙权则继续开口道:“我主思念故人,常忆昔年雒中与将军之友谊,故此邀请将军出城一见,不知将军是否应允。”
曹昂微微诧异,随即细思起来。
沉吟了好一会儿之后,曹昂做出了决断:“也好,那就定在后日如何?”
曹昂这个决定并没有和司马懿、杨修、曹纯等人商议,可谓是乾纲独断,而且定的时间也是后日,显然给城内的曹军争取了两三日的休整时间,但对于刘封来说,又算不上是缓兵之计,分寸倒是把握的相当不错。
故此,孙权也就没有什么异议,当即应允了下来。
目的达成之后,孙权便想要告辞。
可曹昂却坚决不允许,当晚在城中设宴款待孙权。
在酒宴之上,曹军将校轮番敬酒,把孙权给灌了个酩酊大醉。
只可惜,醉倒之后的孙权却是呼呼大睡,连梦话都没有半句,让想要套去些许情报的曹昂等人颇为失望。
次日一早,孙权就强撑着爬起了身,返回了城外营地。
得知曹昂居然答应了下来,刘封自然很是高兴,还夸奖了孙权几句,自不必提。
**
时间退回至一周之前,豫州汝南西部。
“快,加快速度!”
张辽骑在马匹,晚春初夏的季节,本是风和日丽,气温怡人。可他却是满头大汗,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脸颊两侧落下,打在胸口的盔甲上,撞碎成微小的水花。
闷在豫州已经整整两年多了,除了练兵,就是剿匪,要么就是清剿淮夷山蛮,实在是让摧锋、挽澜两军从上到下都闲出骨头来了。
这两年里,刘封从这两支军队中抽调走了不少人,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骑兵和低级军官。
因此,上至太史慈、赵云,下至张辽、徐晃、潘璋、徐盛等人,最大的任务就是培养后续军事人才。
按照刘封的要求,他们先后培养训练,实战操演,为刘封提供了大量的老卒和基层骨干,因此,别看这两个军驻扎在豫州没有太大的动作,可实际上的功勋却是极大的,极为有力的支援了刘封平定荆州,益州,交州的大战略。
不过作为武人,张辽对于这样的事情虽不说是深恶痛绝,但也是极其厌恶。
现在,进军中原的任务终于发放了下来,两军从上到下都兴奋的嗷嗷直叫。
张辽作为摧锋军的骑旅督,自然是要争取先锋的。好在徐晃、程普、韩当等人虽然也精通骑战,但资历和功勋都不如他,自然是没法同他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