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忽必烈:我能歌善舞 (第1/3页)
“一直未能被大规模普及,天幕上既然这么说了,那岂不是意味着这南北战争开打之前,装填速度太慢的问题被解决了?”
“定然是这样的,只是这要如何才能解决?”
“要是弹丸比枪管口径小的话,装填是容易了,可膛线也就白刻了。”
“但如果做得和枪管口径一样的话,装填就很费劲了。”
“一根筋变两头堵啊。”
【直到1849年,法国上尉米尼埃上尉发明了著名的米尼弹。】
【这种子弹由两种材料组装而成,底部为木质,上半部为常规子弹,直径略小于枪口,可以快速装填。】
【在火枪击发后,米尼弹底部木头受热膨胀,完美卡住膛线,做到指哪打哪。】
【弹幕:有一说一,法国人对近代武器装备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弹幕:元老院点赞】
“这子弹竟然还能这么做!”
“当真是巧夺天工之巧思啊!”
“朕只知道夏天的时候,木头会比冬天大许多,却从未想过木头可以用来解决这等问题……”朱由校放下手中的刨子,叹了口气道。
看来他这个木匠当得也不合格啊。
(这或许就是跨学科融合研究的意义所在了吧)
【而另一个革命性的创新,就是雷汞的出现。】
【作为一种完美的起爆药,雷汞只要受到轻微撞击,便会发生剧烈爆炸。】
【这极大地提升了步枪的可靠性,把哑火率从燧发枪时代的七分之一,直接压到了两百分之一。】
明末。
朝堂之上,一众文武官员们(实际都是文官,区别只是管的是百姓还是军队)或震惊或兴奋。
那个燧发枪不就是自生火铳嘛,毕懋康曾经仿制过,但因为燧石点火成功率有限,而生产成本却过高,所以并不受他们重视。
“这个雷汞要是真的能让自生火铳的点火成功率提高那么多,再配合上米尼弹,还真是足以改变战场形式和诸多战法了。”
“是啊,别的不说,光是同样时间打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