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一人之下:一人往矣 > 一人往事·张之维篇(授天师·下)

一人往事·张之维篇(授天师·下)

    一人往事·张之维篇(授天师·下) (第1/3页)

    1950年的正月。

    异人圈里,正道魁首,千年大派的天师府天师之位有了结果。

    张之维接过老张天师张静清的衣钵,成为第六十五代嗣汉天师。

    这个结果对于异人圈的各家各派而言,其实并不意外。

    张之维这一代弟子里,有张之维和张怀义这两位冒姓张弟子,对天师府有所了解的他们很清楚一个天师府弟子被赐予冒姓张是什么含金量,更别说老张天师有两个。

    在有两个冒姓张弟子的前提下,张恩溥这个天师后裔的子弟即便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有名无实天师,又差点搞出一场同室操戈的惨剧,大伙也不认为这天师之位会落到他头上。

    更别说人家跟着跑去小岛自立门户,企图卷土重来。

    这种眼界,这种格局,但凡有点底蕴的门派都看不上张恩溥这家伙。

    开什么玩笑,就那屁大点的地方,真去了这辈子就这样了。

    所谓人离乡贱便是如此。

    若当真可以卷土重来,名门四家不说其他,王家和吕家早跟着走了,这两家底蕴是不如你们天师府,但人家在世俗圈的脉络绝对比天师府广多了。

    饶是如此,王家和吕家宁愿留在大陆也不跑,就知道原因了。

    而天师府二张,一个在之前甲申年刚闹出一场三十六贼结义,早早就被王一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在各家各派见证下镇杀,至少明面上那与无根生,高艮,谷畸庭这三位全性结义的三十三人皆已死去,不会再现身于人前。

    就算大伙后面回过味,意识到这可能是王一,张之维与老张天师,左若童等一众玄门掌门唱的一出双簧,可谁又敢挑明呢?

    谁敢去直面当今中华异人圈两大绝顶的威势呢?

    就这样吧,大伙心知肚明就行,眼不见,心不烦,自然就慢慢不会有人再去打那八奇技的主意。

    二张的张怀义算是社会性死亡,就只剩下个张之维。

    早年虽然老张天师通过江湖小栈宣布将张之维逐出师门,不再是天师府弟子。

    可也只是口头形式的宣告,连个退师表都没有。

    那张之维什么时候再回龙虎山,再成为天师府弟子,那还不是老张天师动动嘴巴的事,我们还能反对不成。

    或者说,当张之维重回龙虎山,接过老张天师的衣钵成为下一代天师的消息传来,名门正道各家各派都松了一口气。

    没招啊,相比于王一这个一开始就从全性名宿鬼手王耀祖这里出道,跟他们名门正道玩不到一起的绝顶来说,张之维这个根正苗红的天师府出身,如今再回天师府继任天师,他们更好接受。

    虽然这么做有点脱裤子放屁的嫌疑,但总比两个天下绝顶都游离在异人圈之外,管着他们要好。

    只是这兼任民俗调查局局长,又是个什么操作?

    大伙不懂,也只能暂时观望,看看接下来这个新中国对他们这些异人采取怎样一个态度。

    时间过得很快。

    新中国成立之后,每一年,中华大地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华异人圈各家各派的小心思,也随着各家各派接到邀请,一同北上出关,出境,在雪原见证了王一和张之维两位中华绝顶邀战西方阵营17国异人高手和仙家的那一战后就没了想法。

    这场被后人称之为决定常人与异人两个群体命运的邀战也被叫做第一次因果之战。

    那是场空前绝后的战斗。

    给全世界的异人都上了一课。

    告诉全世界的异人,飞升神圣的传说是真实的,因为我们两个就是活着的神圣。

    时代确实在变化,在发展。

    但是修行从未有过尽头,只是你们不曾达到罢了。

    后来的日子,大伙开始习以为常。

    时代在往前走,你跟不上,不愿变,那就只有接受被淘汰这个结果。

    如果不愿接受,还要食古不化,王一以公司之名,张之维以天师之位,行伐山破庙之事时就别在那哭。

    最先做出改变的就是名门四家,高家站队,陆家中立,吕家王家抱团。

    诸葛家三脉合流,迁至江浙。

    唐门不再做杀人买卖,改成了学校,或者说唐门将杀人的买卖变成了一门课程,只对相关部门开放。

    墨骨柔筋门,墨门,天工堂,秘画门慢慢没了消息,没了动静,当年那闹出一场风波的三十六贼结义,那三十三位正道弟子的门派,有一半在这岁月变迁中没了动静。

    二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走过。

    中华异人圈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玄门正宗中,天师府超然物外,少林,灵隐,茅山,武当,三一低调行事,鲜少在江湖走动。

    由王一管理的四通公司凌驾于整个异人圈之上,不对异人圈进行直接管理,取而代之的是由张之维兼任的民俗调查局。

    这二十年的时间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