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汉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汉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汉 (第3/3页)

   桑弘羊真没想到刘据居然会如此狮子大开口。

    刘据却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桑农令可以先派个人回去向我父皇传递消息,自己则留在此处与我一同完成此事,半年后我们结伴回京复命。”

    “另外,桑农令亦知我这次奉命出征,最终的目标其实是打通西域商道。”

    “如今趁着形势一片大好,正是建立并稳固这条商道的最佳时机,桑农令最擅长的便是计算言利之事,我此前命韩凌记下来的那些账簿其实就是给桑农令准备的,正好请桑农令研究一下,制定一条对我大汉有利,又能令沿途西域诸国心服口服的共赢之策。”

    “唯有做到合作共赢,这条商道才能真正长治久安,才能在‘西约’的领导下,自发贡献力量抵抗破坏商道的蛮夷歹徒,这点桑农令应该没有意见吧?”

    “这点下官倒并无意见……”

    饶是对刘据的“半年之期”不敢苟同,但刘据的这个策略却深得桑弘羊之心。

    适当的做出一些让利,与西域诸国合作共赢,才是维持这条商道成本最低的做法。

    否则有句话叫做“强龙不压地头蛇”,这些国家若是因眼红不断劫掠商队,阻断道路,大汉便必须派重兵驻扎看守,免不了还要发兵攻伐几个出头鸟以震慑他国,这大军一旦驻扎和行动起来,可就不是让出那点蝇头小利可以找补回来的了。

    “既然如此,此事就有劳桑农令了,一切都是为了大汉。”

    刘据笑着点了点头,握住桑弘羊的手重重摇晃。

    “……为了大汉。”

    桑弘羊不自觉的跟着重复,心里却总觉得还有话题没聊完,但刘据却好像要结束这场对话了。

    然后就见刘据已经转身向外走去,一边走还一边道:

    “桑农令一路舟车劳顿,我去命人准备晚宴,今夜为桑农令接风洗尘。”

    “殿下且慢?”

    桑弘羊连忙叫了一声。

    刘据却只是对他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为了大汉。”

    “为了大汉?”

    再听到这句话,桑弘羊却感觉听出了另外一层含义,这话似乎是一语双关,刘据似乎是在故意点他。

    “葱岭”计划,是为了大汉。

    这条商道,是为了大汉。

    刘据如此拖延回京复命的时间,也是为了大汉?

    是这个意思么?

    可是为什么会听出一种威胁的味道……

    ……

    长安,未央宫。

    “桑弘羊竟也暂时留在西域了?”

    见到桑弘羊派回来的信使时,刘彻哭笑不得的同时,心中不免怀疑刘据是不是学会了可以蛊惑人心的魅术。

    毕竟从刘据去了西域之后,他派去传诏的使者就没一个利利索索回来的,东方裕和赵谦被刘据强征做了使者,卫律则在出使匈奴右贤王的过程中投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永远都不可能回来了。

    如今就连桑弘羊前去传诏,非但没能立刻将刘据召回,居然也同样暂时留在了西域,而且要滞留半年才与刘据一同回来……

    如果说其他人意志不够坚定。

    那么桑弘羊呢?

    刘彻虽只比桑弘羊大了几岁,但桑弘羊十岁出头的时候便已经进宫给他做伴读,说是他看着长大的也不为过。

    因此桑弘羊是个什么样的人,刘彻觉得自己都可以用“知子莫若父”这句话来形容对他的了解。

    桑弘羊不该出现这种情况!

    “这个逆子始终在拖延归期,究竟想做什么?”

    下一刻刘彻的面色便已冷了下来。

    虽然他也不希望桑弘羊动用那道密诏,但自姑师大捷之后,本该回来的刘据便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拖延。

    最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据在西域的势力正在快速膨胀,这已经令他产生了不小的顾虑。

    如果这次桑弘羊去了,刘据能够乖乖回来复命。

    那么刘彻心中的顾虑便会消失,他会告诉自己是自己想多了。

    而现在,他必须防范于未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