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章 又是一年春雨时 (第2/3页)
初春在不久之后就要来了。
长安也下起了雨。
田间地头的老汉喜滋滋的望着这开春来的雨水。
这雨水昨夜就开始下了。
到了今日晌午还没停。
伸手拽了一把泥土,老汉满意的点了点头。
雨水足,土地都喝的饱饱的。
再加上才把肥施上,今年的墒情一定不错。
李象坐着马车回到衡山王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李象在朝臣中渐渐地有了名望。
针对各种朝廷政策他都能有自己的意见。
而且意见都极有见识。
谦虚、好学等各种赞扬之词如雨点般落在了李象的身上。
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长安城里。
现在好多人都在议论。
都在说皇帝的长子为人不错,大唐后继有人云云。
百姓们对深宫里面的事情不知道。
只知道李象是长子。
长子继承家业。
他们就固执的认为李象就是今后的太子。
李承乾也觉得儿子是真的长大了。
州府的折子李承乾会简单的过一遍,然后派人送到李象那里。
李承乾看了。
李象的确处理的不错,像是换了一个人。
进了府邸,李象抱着厚厚的一大摞折子直奔书房。
书房里,身材矮小的仆役看着奏章。
他慢慢的讲,李象慢慢的写。
崔家出来的人的确有些门道。
他们对朝廷的那一套摸的很清楚。
知道说什么样的话能最大程度上让大多数人都很喜欢。
里面还时不时的捧一下某个人!
“以后不要在朝堂里面说某个事情是请教赵国公后你悟出来的道理!”
“为什么?”
“衡山王你看,前日的所有折子陛下都用朱笔标了色。
唯有这个涉及长孙家的奏章见解里面陛下没有标红!”
“这会不会是父皇忘了?”
仆役笑着摇了摇头:
“不,这不是陛下忘了。
你看,这是去年十二月的。
这是今年正月初三的,这是上旬的……”
李象认真的看了看,忽然道:
“父皇不喜欢舅祖父?”
“这话说的不对,皇帝不会喜欢任何一个臣子。
只会看臣子能给朝廷带来什么。
这当然也包括赵国公!”
“忌惮?”
仆役笑了笑:
“不尽然,太上皇身体康健,十二卫外加飞骑皆都拱卫长安。
陛下可以不忌惮任何人。
哪家犯大错,哪家就会完蛋!”
“那是?”
“陛下是在慢慢的摒弃世家之人。
其实归根结底是如今的朝堂长孙家势力过于大了。
不利于朝堂稳定!”
李象点了点头,他把这些记在心里。
他不喜欢舅祖父,他觉得这个人阴恻恻的。
见了他心里总是会莫名的恐慌。
而且人也狂妄,经常带头驳斥父皇的政令。
在长安的另一头,城阳在立政殿前忙活着。
自正月十九和薛瓘完亲以来。
昔日那个开心的城阳又回来了。
城阳知道父皇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